自媒体求职招聘QQ群 http://m.jpm.cn/article-122749-1.html
生活中不少人为牙疼所困扰,在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话,叫“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句话不仅说出牙疼是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同时也说明了牙疼只是一种症状,它真正的病灶可能在某些器官。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而“肾主骨生髓”,牙齿是骨之余气所化,所以牙齿的问题与肾脏有直接关系。不仅肾之虚火会引起牙疼,胃经实火也是牙疼的罪魁祸首,牙齿是长在牙龈肉周围上,足阳明胃经,循鼻子到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从腮帮子入下齿,所以牙龈肉乃阳明经所主,阳明胃肠又主肌肉,所以肌肉肿毒,总离不开阳明积热,这牙龈肿痛是胃肠积热循经上攻所致。也就是说它跟胃肠也有一定关系。从少到老,从春到冬,都会有牙疼出现。中医治牙疼,那是拿手好戏。本文分享一民间验方,治疗牙痛经验证多例皆效,药简价廉。1.内复方民间验方治疗牙痛朱久之。验方治疗牙痛16例[J]。湖北中医杂志,,(1):9生石膏(先煎)50g,细辛3g,玄参、升麻、甘草各10g。清热止痛。主治新、久、虚、实牙痛。例1:舒某,男,60岁,年春初诊。自诉牙痛多年,进冷、热、咸、酸、辣之物皆痛,授以上方5剂,经随访药尽痛止。例2:赵某,女,52岁,年2月12日就诊。诉牙痛已10余天,进热或冷饮食均痛,牙根稍动。视其舌苔薄黄,切脉稍数。处以上方5剂。2月26日复诊,药后牙痛已减,守方5剂而安。这是余亲自体验过的专方之ー。余自年12月始,牙齿松动,遇热食或冷风吹牙则痛,进食时如咬物则自觉疼痛加剧,有时夜间因疼痛而不能入睡,牙龈不浮肿。2月13日以上方合地骨汤(熟地、骨碎补各30g)5剂,药尽而大有好转。19日续服5剂而痛止。此方经验证多例皆效,凡牙痛动辄用本方治疗。如例1为余之族叔,苦于牙痛多年,自用过本方后未再发作,遂将本方珍藏之,以备痛时之需。季元等在总结祝谌予治疗痛证经验中指出:石膏辛寒,入阳明胃经,清肺胃之热而除烦止;细辛辛温,入少阴肾经,发散风寒而通络止痛。两药寒热配伍,以细辛之升散引石膏之寒凉治疗内蕴郁热之痛,不但有清热止痛的作用,而且无燥烈遏邪之弊,上方之所以治疗牙痛有佳效,石膏与细辛相配伍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摘自《杏林40年临证手记》2.外用方有一味中药最能治牙疼,这味中药就是五倍子,无论龋齿、风热、胃火诸牙疼,用一味五倍子外治皆有效。五倍子和五味子只有一字之差,因此也有很多人误以为五倍子是五味子,其实不是的,它们是有很多区别的。五倍子,又名百虫仓、棓子、文蛤,最早始于《本草拾遗》。懂养生的人,没有不知道五倍子的。在中医学的使用范围中,五倍子算是很广的一味药了,其不但能保五脏,还是强身健体必备良药。小朋友用的到,大人用的到,老人也需要它,可以说它的功效跟作用是非常丰富的。不过,五倍子这味药,在书籍上面并没有记载它可以治疗牙疼。关于它的功效,药书上是这么记载的,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既然书上并没有五倍子治疗牙疼的痕迹,那为啥有效呢?先得弄清楚五倍子这个药的渊源。五倍子听起来就像植物的种子。实际上五倍子并非草木种子,而是寄生在盐肤木等树的虫瘿,把五倍子放在开水中烫熟,晒干后即可入药。打开历代本草著作,查看有关五倍子的药用功效,倒是找到了有关五倍子治疗牙疼的蛛丝马迹。在大名鼎鼎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着五倍子具有“消肿毒”、治“喉痹”的作用,《本草衍义》载五倍子尚可治“口疮,以末掺之”。但这个也还与治疗牙疼有些差距,然而在《开宝本草》中却记载的比较明确,认为五倍子能够治疗“齿宣疳匿”等病。后来也有一些方书记载五倍子可以用来治疗牙齿相关疾病的,比如,《卫生易简方》载:牙缝出血不止,五倍子,烧存性,研末敷之。所以,一味小小的五倍子,其实是治疗牙疼的良药。不过五倍子治疗牙疼的用法,却是比较独特的。用法:取五倍子适量,研粉频擦牙疼处;或研粉贴敷腮颊红肿处,皆有即刻止痛作用。或者取五倍子10~30克,加水~毫升,水煎含漱,每次10~15分钟。注:口含五倍子煎液,对实火、虚火所致的口腔溃疡和牙龈炎亦有良效。有一妇人,四十多岁,自述牙疼已2天,时轻时重,严重的时候饭都吃不下,觉也睡不好,观其牙龈红肿充血,右腮颊微红肿,即取五倍子30克,研为极细末,冷水调膏贴敷腮颊红肿处。再用剩下的粉剂频频涂搽痛处,稍待片刻,疼痛减轻,如此反复七八次,第二天肿痛全消,未再复发。另有一男子,三十多岁,自述牙疼3天,疼痛连及左耳,用过很多中西药,皆不见效,观其痛牙,牙齿污秽且有孔,是属龋齿牙疼,急取五倍子10克打碎,武火煮沸后再文火缓煎15分钟,待药汁不热不凉时,令其喝一大口含漱,不要咽下,稍停片刻吐出,连含漱3次,须臾牙即不痛。最后嘱其经常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少食糖类或膏粱厚味,多年从未复发。通经透骨液,点击底部“阅读原文”选购

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zz/1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