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

荜豆、寒豆、麦豆、雪豆、兰豆。

为豆科植物豌豆的种子。

甘,平。入脾、胃经。

和中下气,通乳利水,解毒。

消渴,吐逆,泻痢腹胀,霍乱转筋,乳少,脚气水肿,疮痈。

内服:煎汤,60~克;或煮食。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涂。

种子含植物凝集素、氨基酸、有机酸、糖类、胺类及其他营养。

豌豆性平,诸无所忌。

脂肪肝

脂肪肝是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症状。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对脂类的消化吸收代谢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肝脏只含有少量脂肪,占肝脏重量的4%~7%。当在某异常情况下,肝内脂肪含量增加,超过10%时即为脂肪肝。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脂肪肝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肥胖、酗酒、糖尿病、食物中毒、妊娠、肝炎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等都可以引起脂肪肝。

1.肝郁气滞胁肋胀满不适,隐痛,嗳气,腹胀,或便秘,倦怠乏力,舌苔薄,脉细弦。

玫瑰糕:玫瑰酱克(或干玫瑰花25克),粳米粉、糯米粉各克,白糖适量。将粳米粉和糯米粉拌匀,用水化开白糖,调入玫瑰酱(或干玫瑰花揉碎拌入);糖水徐徐拌入粉内,迅速搅拌,使粉均匀受潮,并呈半透明色糕粉状,然后放入糕模内成形,用武火蒸2~15分钟。

柴胡粥:柴胡9克,郁金15克,佛手9克,生山楂15克,海藻15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将前5味煎汤,去渣后入粳米、红糖共煮粥。

疏肝化脂饮:柴胡12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香附12克,枳壳10克,生麦芽15克,生山楂15克,决明子12克,甘草6克,白糖适量。将以上诸药洗净,加水适量,煎煮2遍,去渣取汁,加入白糖稍煮即成。

2.脾气虚弱脘腹、胁肋隐痛不适,乏力气短,易出汗,纳差,舌质淡,舌体胖或边有齿痕,脉细。

补中益气糕:党参、黄芪、红枣各20克,炙甘草6克,当归9克,白术9克,升麻5克,柴胡5克,陈皮9克,生姜15克,鸡蛋10个,白糖适量,苏打2克。将前10味净选,烘干,研成细末;将鸡蛋打入盆内,加入白糖,搅匀,加入面粉、药粉末、苏打,继续搅匀,合为一体。在蒸笼内垫一层细草纸,将蛋浆倒入擀平,蒸约10分钟,取出翻于案板上,刀切成块。

兔肉健脾汤:山药30克,枸杞子1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香橼9克,大枣30克,兔肉克。将前5味装纱布袋内,扎口,与兔肉、大枣共煮熟,去药袋,调味即成。

3.痰湿困阻形体肥胖,胸胁隐痛,头昏,胸闷,思睡,疲倦,舌苔白腻,脉弦滑。

菖蒲郁金粥:石菖蒲12克,郁金12克,姜制半夏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前3味水煎,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粥熟时加冰糖调味即成。

荷叶竹茹乳:荷叶、竹茹、苍术、郁金各6克,牛乳毫升。将前4味加水同煎3次,去渣取汁,兑入乳汁中和匀。

4.瘀血阻络胁肋胀痛成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头痛,肢麻,皮肤瘀斑,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或涩。

丹参山楂蜜饮:丹参15克,山楂13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克,将前4味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调入蜂蜜,再煎几沸即成。

丹红黄豆汁:丹参克,红花50克,黄豆0克,蜂蜜、冰糖、黄酒适量。将黄豆洗净,用冷水浸泡1小时,捞出入锅,加水旺火烧开,加黄酒少许。小火煮至浓汁,滤出豆汁;前2味冷水浸泡1小时,中火烧开,小火煎半小时,如此煎2次,滤出汁合在一起,将黄豆汁、药汁混合,加入蜂蛋、冰糖,蒸2小时,冷却装瓶。

5.肝肾阴虚胁肋隐痛,口干舌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质红,少苔,脉细弦。

首乌玉竹粥:何首乌12克,玉竹12克,金樱子12克,枸杞子12克,粳米克。先煎前3味,去渣取汁,后入后2味,共煮作粥。

枸杞子女贞兔肉汤:枸杞子、女贞子各10克,兔肉克,调料适量。兔肉洗净切片,与前2味同入砂锅,加水适量,以旺火烧开后改小火煨30分钟即可。

END

往期回顾:

白扁豆及消化性溃疡食疗药膳

绿豆及慢性胃炎食疗药膳

赤小豆及常见心律失常食疗药膳

本文摘自:《中医药膳学》

编辑:柳迪

图片来自:Bingimages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获取更多中医药知识,快速访问中医药专业知识服务系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cl/10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