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

在距今近年的金元时期,有一个方子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应运而生,不仅挽救了当时汴梁城一城百姓的性命,还成为了一位著名医家补土派学说的代表方剂。时至今日,仍为后世医家所钟爱,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中药方剂之一。说起这个方子的好处,只怕一本书都讲不完。到底是什么方子如此神奇?它可以用于什么疾病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补中益气汤,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主治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临床常用于治疗内脏下垂、慢性胃肠炎、慢性菌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脸下垂、麻痹性斜视等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功效主治

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炙甘草、当归

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1、脾虚气陷证临床应用以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舌淡,脉虚,脱肛,子宫脱垂为辨证要点。2、改善消化系统表现如脘腹胀满、纳差、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此时舌头、舌苔呈淡薄、白色,且脉象虚弱无力;

3、气虚下陷证

如子宫脱垂、脱肛或者胃下垂等。

方义

本证多由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见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脱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方中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故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共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工艺传承1、补中益气汤——汤剂

1.右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

2.早饭后温服。如伤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轻重治之。

2、补中益气丸——丸剂(传统剂型)

1.除生姜大枣外8味药材粉粹成细粉,过筛混匀

2.生姜大枣煎煮得滤液

3.以上药材与煎液混合制丸

3、补中益气颗粒——颗粒剂(现代剂型)

1.10味药材粉碎、水煎2次,

2.浓缩醇沉,喷雾干燥

3.干膏粉加入乳糖适量,制粒

补气血、恢复元气

用于中气不足、术后病后各种慢性疾病的期许病症

十大经典名方之一

新药,临床验证优势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图文内容源于网络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cl/10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