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补气药知识重点,备考的你不能错过
王波波老师为执业药师考生提供实用备考干货 大家好,我是波波老师。 不知不觉,中药二单味药板块知识点梳理已接近尾声。在这大半年时间里,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帮助我们区分药物之间功效特点,更快地记住每个药物。 今天,老师将为大家分享补气药章节。补气药主要是补气以增强脏腑功能活动,主治气虚诸证,如肺气虚所致少气懒言、久咳虚喘、易出虚汗以及脾气虚所致神疲乏力、食少便溏与脱肛等。 补气药在历年执业药师考试当中所占分值约为1~4分,其中应重点掌握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的功效及主治病证等。 重点药物功效 药物 功效 主治 人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1)气虚欲脱证 (2)脾气虚弱所致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3)肺气虚弱所致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4)热病津伤所致口渴,消渴证 (5)心神不安,惊悸健忘,失眠多梦 党参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1)脾气亏虚所致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2)肺气亏虚所致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3)气津两伤所致气短口渴 (4)头晕心慌,血虚萎黄 黄芪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1)脾肺或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不摄血,气虚发热 (2)气血双亏,血痹肢麻,半身不遂,血虚萎黄,消渴 (3)自汗,盗汗 (4)气血不足之痈疮不溃或久溃不敛 (5)气虚所致水肿、小便不利 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1)脾胃气虚所致食少便溏、乏力倦怠 (2)脾虚所致水肿、痰饮 (3)表虚自汗 (4)脾虚气弱所致胎动不安 山药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1)脾虚气弱所致食少便溏、泄泻 (2)肺虚或肺肾两虚所致咳喘 (3)肾阴虚证,消渴证 (4)肾虚所致遗精、尿频、带下 甘草 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1)心气虚所致心动悸、脉结代 (2)脾虚所致乏力、食少便溏 (3)咳嗽气喘 (4)痈疮肿毒,食物或药物中毒 (5)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 (6)调和诸药 药物须知 人参为大补元气之品,其与附子配伍善治亡阳气脱证;与蛤蚧配伍,善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证;与麦冬、五味子配伍,则常用于治疗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消渴。 党参补气之力稍逊于人参,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之轻症,兼有补血功效。 黄芪为升阳四药(柴胡、葛根、升麻、黄芪)之一,善治中气下陷证,与柴胡、升麻配伍后常用治中气下陷诸证。 白术的重点功效为安胎,其在本科目的9味安胎药中,是唯一一味治脾虚气弱导致的胎动不安的单味药。 山药既为治气虚或气阴两虚之佳品,又为治肾虚不固之要药,可用口诀“和三藏(补三脏→补脾肺肾)一起(益气)去山里(山药)养鹰(养阴),养成精(固精止带)了”巧记其功效。 甘草具有缓和药性的功效,在中成药中常作为使药,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需注意的是其易助湿壅气,故湿盛中满者不宜使用。 记忆秘籍 因本章节为补气药,故大部分药都有补(益)气的功效,其中药名带有“参”字的单味药,除补(益)气外,还能生津: 药物 功效 人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党参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太子参 补气生津 除带“参”字的补气药之外,大枣、甘草、蜂蜜、饴糖这4味药的功效也可以放在一起对比,以加强我们的记忆: 以甘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作为基点,其中大枣与甘草的共同功效是补中益气,缓和药性;蜂蜜与甘草的共同功效是补中缓急,解毒;饴糖与甘草的共同功效是缓急止痛,益气。 上面就是老师今天为大家梳理的知识点内容,不久老师将会与大家分享中成药板块重点,对中成药知识掌握还有欠缺的同学记得要继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cl/10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兰茂中药材网告诉您怎样提高升麻的产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