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肚法治胃病,也是一种好方法
中药兜肚疗法是将某些中草药碾成细末,以柔软的棉布折成大小,能覆盖脐部的兜肚形,把药末均匀撒上,再敷一层厚薄相宜的普通棉花,经过纵横缝纫,使药末固定在网状小格中,以免堆积,戴在腹部的一种治病方法。 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就载有用四香散兜肚治疗遗精、白浊、妇女月经不调等病。现代有人用此法治疗胃肠疾患,获得一定疗效。本法可使药力缓慢持久地作用手腹部,并通过腧穴、经络逐渐渗透入里,从而发挥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等药理效应,达到愈病之目的。 一、胃下垂二法1、升胃兜肚方炒白术20g,生黄芪30g,党参20g,升麻15g,砂仁6g,广木香6g,肉桂10g,干姜10g,制香附10g。上药共研粗末,以柔软的棉布摺成20cm×30cm的长方形兜肚状,内层铺少许棉花,将药末均匀撒上,上层再以少许棉花覆盖,然后用线密密缝好,日夜兜于中脘至脐部,一个半月更换药末为1个疗程,一般4个疗程可愈。使用期间嘱其不宜劳累2、隔药饼灸附子、肉桂、丁香、党参、黄芪、白术各6g,香附、陈皮、麦芽、桑寄生、升麻各3g,共研细末,用鲜姜汁调和做成直径2.5cm,厚0.5cm圆形药饼2个,备用。将药饼分别放于中脘、神阙穴,上置大艾炷,每次灸5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中医外治杂志,年第5期二、胃寒痛兜肚方荜拨、干姜各15g,甘松、肉桂、吴萸、白芷各10g,大茴香6g,艾叶30g。上药共研粗末,用柔软的棉布摺成20cm见方的兜肚形状,内层铺少许棉花,将药末均匀撒上,上面再铺一层棉花,然后用线密密缝好,防止药末堆积或漏出。日夜兜于胃脘部,一个半月为1个疗程。如未痊愈,须更换新药,续兜1个疗程。本方由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诸药组成,宜于辨证属胃寒痛患者使用。由于本病属慢性疾患,长期服药诸多不便,用此法外兜,可使药力经常持久作用于病所,确能徐缓图功。为防止药物气味外溢而降低药效,兜肚外层可加一层塑料薄膜。为便于经常更换洗涤,兜肚外面可做一个薄布外罩。《中医杂志》年第6期三、健脾兜肚黄芪10g,炒白术10g,陈皮6g,广木香6g,焦山楂10g,炒神曲10g,炒鸡内金10g。上药共研粗末,装人8cm×8cm柔软的棉布袋中,纵横缝好,避药物堆积,系于腹部,日夜不除,半个月或1个月换药1次。患儿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之厌食,予健脾理气开胃消食之药制成肚兜外治,取得与内服殊途同归的效果。本病治疗除药物之外,还要饮食有节,勿贪勿偏,饮食不能过于精细,宜多食蔬菜,少进油腻食品,如此这般,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内病外治效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cl/5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薤白middot本草汇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