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肠胃病患者高达1.2亿。"胃不太舒服"变成了现代人的通病,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出现过胃胀、胃痛等不适。

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在各种工作、应酬和聚餐的包围下,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平时的饮食和休息。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和混乱的作息时间,就让胃"很受伤"。

曾有一个患者,年49岁。什么毛病呢?一开始是胃胀。医院确诊,为慢性胃炎。治疗一年之后,发现效果很一般,病情得不到缓解。这时候再去检查,发现增添了一个毛病,这就是胃下垂!胃下垂六厘米。

患者当时的感受就是,腹部在劳累之后有胀痛下坠之感,食后感觉更明显,躺下来好一些,吸气的时候好一些,伴随便溏、头晕脑胀、小便清长。脉细弱,舌淡苔白,说话声音低微细弱。

于是,写了一个配伍。方见——黄芪30克,党参15克,炒白术、炙甘草、炒枳壳各10克,升麻、柴胡各8克,陈皮6克,大枣10枚。水煎服。结果如何?药用10剂,腹痛大大减轻。接下来,患者连用48剂,诸证悉平。钡餐复查,胃下垂已经痊愈了。

大家记住了,这个胃下垂的毛病,在很多胃病日久、证属虚证的患者身上多见。因为胃病日久,中气受伤,势必有下陷之虞。中气不足,不能固摄脏腑,故而胃下垂。

这样的人,往往有一派中气不足的症候,主要表现就是乏力、便溏、头昏、气短、苔白、脉弱等等。吃饭以后,脾胃之气更伤,故而感受加剧。平卧之时,中气下陷之机得到缓解,故而好受一些。吸气的时候,中气得以滋补,故而也会觉得舒服一些。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把气给举起来。就用到了《景岳全书》里头的举元煎。也就是上面这个配伍。

举元煎,它的基本组成,就是人参、炙黄芪、炙甘草、炒升麻、炒白术。它原来治的就是脾虚下陷之症。

医案里头,就是在其中加入柴胡、陈皮、枳壳、大枣。你看这些药材,从药理学角度分析,没有一个可以直接治胃下垂的。他们是怎么把下垂的胃"举"上去的呢?

总体来看,就是人参、黄芪、甘草、白术、大枣用于健脾益气。升麻、柴胡提升中气。陈皮行气,补而不滞。总之,它就是补中气的,逆转中气不足、下陷的趋势,硬生生将其"举"起来。中气足,后天之本得到固护,则一身元气也就有了根本。所以,这样的配伍,可以应对胃下垂这种病。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肚子咕咕叫,还老放屁,大便不成形,怎么回事,中医有好方法?肝胆湿热:口干口苦,脾胃虚寒:拉肚子,湿热与虚寒同存在,咋办小小麦冬不得了,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效果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cl/8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