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梗黄根八瓣花升麻
北京皮肤病治疗好医院 http://m.39.net/news/a_6508755.html 《本草诗·升麻》清.赵瑾叔 一望如麻叶正繁,青丝细细喜轻翻。 气沉下部宜升举,经在阳明可引援。 泻痢崩淋应奏效,怔忡呕吐反成冤。 补中益气汤真妙,惟有东垣采本源。 这是一首非常准确地描述中药升麻的植物特征、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和著名方剂的本草诗。 行文中关于美学或者修辞手法并不突出,倒是能反映出作者扎实的医学知识,尤其是药物学的功底。可以说,赵瑾叔不一定是优秀诗人,但一定是一位优秀的“药剂师”。 升麻味甘、辛、微寒、无毒,入肺、胃、脾、大肠四经。春生苗,四五月开白花似谷穗。植株望之如“麻”,夏秋两季采药人采挖根茎,炮制时除去须根,切片晾晒。使用时依照患者情况选择生用或炙用。 表散风邪,升发火郁。利咽喉而止疼痛,消肿毒而排脓血。解斑疹疮痘之毒,升脱泻崩带之陷。兼辟瘟疫瘴气,最解蛊精药毒。 东垣云:“发阳明风邪,升胃中清气,引甘温之药,以补卫入表,故元气不足者,用此于阴中升阳,又缓带脉之意。” 总结起来升麻的功效为: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第一个功效“发表透疹”就令我想起《封神演义》中另一首升麻诗: 紫梗黄根八瓣花,痘疹发表是升麻。 常桑曾说玄中妙,传于人间莫浪夸。 姜子牙这位老先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同时也是真实历史存在的伟大人物。他的前半生怀才不遇,殊为不易,只到80岁才开始追随文王伐商建周。 周朝的创业过程更是让姜老爷子死去活来,可谓:“七死三灾扶帝业,创业艰难百战多。” 磨难当中,最后一灾就是“潼关遇痘神”。西岐大军兵进潼关之下,潼关守将余化龙带着五个儿子“达兆光先德”带兵防御,其第五子余德是左道之士,可以撒痘疹,以此戕害姜子牙和西岐大军。 说到痘疹,可能有人不知道。但提到这个病的另一个名字“天花”,是不是就如雷贯耳了? 世界卫生组织在年宣布天花灭绝,所以80后的人可能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也许有人会觉得天花能被人类消灭,那一定是战斗力不够强悍。这里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它有多可怕。 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有39种,其中甲类两种,乙类二十六种,丙类十一种。得之必死的“狂犬病”是乙类,无药可治的“艾滋病”是乙类,青蒿素的对手“疟疾”是乙类,非典、甲流、百白破统统是乙类,把全世界折腾得不要不要的“新冠”如果列入法定传染病序列,大概率也是乙类。 但是,如果天花“复出”,妥妥是甲类,毫无争议。对了,我国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分别是:鼠疫和霍乱,一个死亡率90%左右,一个死亡率50%以上。 书归正传,姜子牙及西岐大军都中了“痘疹之疫”的暗算,除了杨戬(鸡贼,没住军营)、哪吒(莲花化身)外,其余人统统发高烧,浑身长满黑痘,无药可治。 眼看就要全军尽墨之时来了救星——黄龙真人、玉鼎真人。一回生、二回熟,玉鼎真人再派杨戬前往“火云洞”请炎帝神农赐下丹药,解救姜子牙与三军将士。神农在紫云崖传下仙药升麻,以救世人。 《封神演义》虽然是章回体神怪小说,不足取信,但升麻的确是历史上治疗“天花”初期阶段的要药。比如“苏解散”、“升麻葛根汤”、“解毒防风汤”等,升麻都是组方里不可缺少的药物。 升麻归于发散风热的解表药,而非补气药,正是因为它虽有较强的提升阳气功效,但升阳并不等同于补阳,即升阳气不可与补元气混为一谈,欲升则真气尚在方可,不能做“无米之炊“。 故此,除紧急情况下用来透疹解肌的升麻汤外,升麻一般不单行。 正所谓: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tz/10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清心莲子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