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功能升阳益气,调补脾胃。主治因脾胃气虚所致的表热自汗,心烦口渴,头痛恶寒,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脉虚弱或洪大等症。笔者运用此方,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今列举所治如下。

补中益气汤的妙用

(一)顽固性呃逆

黄某,女,53岁,住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患呃逆3年多,只有睡着后呃声才止。3年多来在广州历求中、西医及针灸、理疗均难收效。年2月,医院门诊时来求治。见患者身体消痩,行动无力,上到二楼诊病就气喘吁吁,呃声连连,不能遏止。余诊其脉沉细四至,寸不应指。证为中气下陷,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故呃声连连以求自救。投补中益气汤加味治之。

处方:柴胡15克,升麻10克,生黄芪克,红参12克(切片),炒白术20克,当归15克,陈皮12克,炒内金15克(打末),焦山楂15克,大红枣10个,生姜10克(打碎)。7剂,水煎服。

患者服完7剂后,呃止过半,体力、精神、饮食亦较诊前好得多。共服上方30余剂,呃止体健。年11月,与患者相遇,见其红光满面,身体健康。

呃逆之因,多系胃气上逆所致,有寒呃、热呃、痰呃、瘀呃、气呃、虚呃6种。该患者呃逆3年有作,气血大伤,饮食乏味,久则属虚。证为脾胃虚寒,气虚下陷,故用补中益气汤治之而愈。

(二)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症,中医称为崩漏,一般分为血热、气虚、阴虚和瘀血等类型。反复崩漏日久不愈必然导致气虚血亏、阴阳两伤。不论其兼证挟热、挟瘀,抑或阴虚、气虚,只要历时较久、多方治疗难以收效者,在治疗上均应以补气升提为要,次及其他,诸如补气清热、补气强阴、补气化瘀,多能应手奏效。

李某,女,45岁,干部。两年多来,经血量多,夹杂紫黑色瘀块,10日后服止血药方渐止,屡经中西医治疗收效甚少,有时虽暂时止一个月而下个月又复如故,有时半个月或20日就来一次,每次来均需10日之久。年8月17日求治。见患者面黄浮肿,四肢欠温,行动气喘,舌淡胖,边痕明显,脉虚无力,脉来五至,寸部几不应指。证属气血亏损,阴阳皆虚,只有补气方能止血。

处方:柴胡15克,升麻10克,生黄芪50克,红参15克(切片),炒白术25克,炒当归15克,炙甘草15克,乌贼骨(煅末)30克,田三七10克(打碎块),鹿茸2克(炙,研粉,分2次随药冲服),大红枣10个,生姜10克(打碎)。6剂,水煎服。

患者服药时月经刚来,服药3剂,月经即净。服完6剂后,又来求治。再开给上方10剂,嘱两个星期服完。三诊时精神、体质均大有好转。共服上方30剂,月经正常,身体恢复健康。

笔者用上方治疗因气虚下陷所致的月经过多症,计27人,时间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3年4个月,用药少则10剂,多则45剂,均告痊愈。在治疗时上方的药物分量应因人而异。

(三)眩晕

眩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补中益气汤所治者是气虚血亏、清阳不升所致的眩晕,诸凡老年脑动脉硬化、大脑供血不全、低血压、低血糖、贫血所致者,均有很好的疗效。

刘某,男,50岁,中学教师。3年来眩晕常在坐起、大便后站立、劳累时发作,有时需卧床休息,连翻身都使眩晕加重,有时手足麻木,出冷汗。西医检查诊为颈椎病、脑动脉硬化,治疗无效。后又请中医诊治,更医多人,服中药余剂,收效不显。于年10月24日求治。见其体质尚可,饮食亦正常,自述怕冷,夜间手足麻木,此即气虚血亏,清阳不升所致。

处方:柴胡10克,升麻7克,生黄芪30克,陈皮10克,太子参20克,炒白术20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明天麻15克,生甘草10克,大枣10个,生姜5片。6剂,水煎服。

二诊时已不再眩晕,前方生黄芪增加至50克,加五味子12克,嘱其再服12剂。两年后陪同友人去我处求医,自述上方服12剂后,夜间手足麻木消失,自己又服了3剂,上述症状全无,一直很好。

(四)胃下垂

该病是指胃壁肌肉无力致使胃的位置低于正常的解剖位置而言。临床上以下垂的程度而分为3度。Ⅰ度:胃小弯低过髂嵴连线下0.1~1.5厘米,胃下极低于髂嵴连线下6~7.5厘米;Ⅱ度:胃小弯低于髂嵴连线下1.6~4.5厘米,胃下极在髂嵴连线下7.6~10厘米;Ⅲ度:胃小弯低于髂嵴连线下4.6厘米以上,胃下极在髂嵴连线下10.1厘米以上。胃下垂属于中医“胃下”“胃缓”的范畴。临床症状以腹胀、腹痛、胃部下坠感为主,且食后症状明显加重。病久者有心悸气短、头晕乏力、消化不良等症状。中医认为该病的病因是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清阳不升。因此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是首选之方,往往投药即效。

李某,女,58岁,农民。患者腹胀、腹痛、肠鸣、便溏、下坠感,食后和劳累后加重,平卧可使症状减轻,已2年3个月。经钡剂X线检查,诊为Ⅱ度胃下垂,以往经中西医治疗收效欠佳。于年12月求治。见患者身体痩弱,面色憔悴,精神困顿。诊脉四至,寸不应指,舌淡红。开补中益气汤加味。

处方:柴胡15克,炙升麻10克,生黄芪克,当归20克,炒白术30克,红参12克,炒枳壳5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5克,大枣10个,生姜5片。6剂,水煎服。

二诊时,上述症状均明显减轻,饮食、精神均大有好转。效不更方,嘱按上方再服12剂。

上方服完,症状消失,体力、饮食亦基本趋于正常。再经钡剂X线检查,胃小弯在髂嵴连线以上,胃下极在髂嵴连线下6厘米以内。

补中益气汤不仅可以治胃下垂,而且诸凡脏器下垂之症均可治之,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因为这些病的发病原因均与气虚下陷、无力举托有关。补中益气汤是益气升阳的好方子,用之得当,无不奏效。但在使用时如加上炒枳壳50克、桔梗10克,收效较原方更为理想。

(五)廿年哮喘一朝除

此节题目,是一位哮喘患者被治愈后所送锦旗上的赠言。

哮喘一症,甚为棘手,若要彻底治愈,真是谈何容易。常常是发作时就治疗,缓解后就停药,这样反反复复成了终生难愈之疾。哮喘一病,实分两端,即哮症与喘症。《医学正传》云:“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属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因临床上两者常相并存在故称为哮喘。其发病与肺肾的关系至为密切,因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由风寒、痰饮、火邪阻塞于肺,致肺气失于宣降者属实;因素体虚弱或病程日久,元气亏损,致肺气失主,肾不纳气者属虚。在临床上又分实喘、虚喘、寒喘、热喘等型。但临床上常是虚实夹杂,寒热互见者多,单独出现者少。

笔者的临证体验是,如病程日久而又以喘症突出者,在治疗时应以补益中气为主,佐以化痰或清痰或涤痰之法。因为喘者为气促不足以息之谓,之所以要张口抬肩,是频频提气以自救也。若中气充足,能使肺之斡旋开合有力、有律、有序,哪里还会有喘促气急之患?笔者每遇哮喘以喘为突出病象者,常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之,每每投药必中,而收事半功倍之效。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哮喘,遇热而喘者,加清热化痰之品,如北沙参、麦冬、百合等;遇寒而喘咯痰清稀者,加法半夏、干姜、辽细辛之类;若喘而痰多者加葶苈子、白芥子、牡蛎等。今举一例20年哮喘,服药50余剂而彻底治愈之案。

段某,男,25岁,四川人,深圳伟康公司工人,年5月27日求治。患者3岁时患麻疹,从此而得哮喘之症。20年来,一年四季少有宁时,每逢天气变化气喘就加重,特别是5~9月炎热季节,气急喘息明显。

症见:面目黧黑,身体消瘦,两眼大而有点外突,颈微缩短,两肩上抬,前胸明显高隆,上至三楼就气不接续,说话气短无力,脉细数,舌淡胖有边痕。随身携带止喘气雾剂,每日至少要喷6~8次。大便时溏时干,饮食尚可。因病22年之久,久则必虚,中气不足,故时时提气。处补中益气汤加味。

处方:升麻10克,柴胡15克,生黄芪80克,焦白术25克,当归20克,陈皮15克,红参10克,北沙参30克,辽五味15克,甜百合50克,生甘草15克,大枣10个,生姜5片。

水煎,分2次服,早晚饭1个小时后温服。同时每日用淮山药粉40克,分2次,用开水冲熟成稀粥,加白蜜一匙服下。

二诊时上述各种症状均明显减轻。以后均以上方为主,加葶苈子、桑白皮二味,共服中药50余剂。症状消失,体重增加了5千克,自感精力充沛,爬山跑步不再有喘促气急的感觉。年7月20日,患者送来锦旗一面和感谢信一封。

(六)视力减退

这里所说的视力减退是指因平常不注意用眼卫生而造成的视力衰弱。如看书写字时的距离太近,或者姿势不良,或在光线不足的环境内看书写字时间太久,使眼睛过度疲劳,逐渐地令视力减退或变成假性近视。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收效甚好,多数患者可恢复原有的视力。

《内经》云“目得血而能视”,就是说眼睛的功能是靠血液滋养的。人的眼睛若使用不得当亦会造成劳损,使血液的供给不足,致使视力减退而且易于疲劳。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盛则血亦盛。补中益气汤,功能补益中气,升发清阳,可以治疗视力减退,包括青少年的假性近视或轻度的近视。

邝某,女,15岁,广东省东莞市人,初中二年级学生。因看书写字的距离太近而变成近视,已戴上近视镜3个月。年3月求治。患者身体发育良好,令其去掉眼镜看5号小字的文章,眼睛离字15厘米左右方可看清楚。于是交待其以后看书写字应注意的事项,又给开方如下:

处方:柴胡10克,升麻7克,菊花15克,生黄芪25克,生白术15克,枸杞子15克,当归15克,太子参30克,大熟地30克,山萸肉12克,生甘草10克,大红枣5个,生姜3片。每周5剂,每剂煎2次。

4月2日其母来代述,视力明显好转,嘱按原方再服10剂。服上方共20剂,去掉了近视镜,视力恢复正常。

笔者年在合肥开设门诊,由于室内的光线不足,大约3个月的时间,视力迅速下降,怕光、干涩,10米以外视人就感面目模糊,在阳光下走路几乎不敢睁眼。去眼科作检查,诊为“视神经萎缩”,心中着实有点紧张。对于一个惯于看书写字的知识分子来说,眼睛的功能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开始服杞菊地黄丸,每次15克,每日2次,服半个月,毫无疗效;又服石斛夜光丸,并照说明书用量加倍服一个月,亦无效。沉思多日,受“目得血而能视”的启示,用补中益气汤和杞菊地黄丸两方合用,每周服5剂,共服30余剂,恢复了原来的视力,不再干涩、怕光,米以外可以看清人的面目。以后每遇视力疲劳或干涩就服几剂补中益气汤和杞菊地黄丸,视力便很快恢复。今将笔者所服用之方开列于下。

柴胡15克,升麻12克,生黄芪30克,人参7克,生白术25克,当归15克,菊花20克,枸杞子30克,熟地30克,云苓15克,山药20克,泽泻12克,山萸肉15克,生甘草10克。

以上用量可因人而异,进行增减。

(七)抗衰老、提高免疫

若用来抗衰老,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加上对症之药,如肥胖者可加生山楂,大便秘结者加决明子,血压高者加生山楂、葛根,血压偏低者加白芷、五味子等。

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疑难杂症,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历代医家记述甚多。清代医家陈修园对补中益气汤所写的歌诀可谓是出神入妙,可启迪后人。其歌曰:“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阳虚外感亦堪珍。”笔者受此歌的启发很多,临床体验,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健康,延缓衰老,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等方面,确实有着独特的功效。

人体的防御功能之所以会减退,免疫功能之所以会低下,人体本身的老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原因,但劳伤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人的活动生息,一是体力劳动,一是脑力劳动,这两种劳动的强与弱,都要消耗人的精气神。精气神的产生于先天,充实发荣于后天,即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始之于父母,后天之气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以充实之。人过于劳神或过于用力气,首先造成的是内伤,使机体正气受损,这样疾病便会乘虚而入了。大病—次,人体的老化亦会加进—层。若在劳倦内伤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始,服补中益气汤就可使内伤不发生或始发之内伤很快得到治愈。下面叙述一下补中益气汤的作用机理。

补中益气汤以黄芪为君。黄芪味甘,微温,入肺脾二经。其功能补中益气,固表利水,托疮生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具有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笔者在处方时一般用量为20~30克,最大剂量用到~克,且未见过有什么毒副作用。

参、术、草健脾益气为臣。人参味甘,微温,亦入脾肺二经,功能补气固脱,补肺益脾,生津止渴,安神宁志。药理研究证实,人参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并有改善心肌的营养不良,消减冠状动脉硬化等作用,是治疗高血压病、心肌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的良药。

笔者在处方时常用量3~10克,若遇到肺有郁热咳吐黄痰者,加适量的麦门冬即可,也可代以三四倍之量的太子参或党参代替,但均不如人参功效好。白术味甘、苦,性温,入脾胃,功能健脾和中,燥湿利水。药理研究证实,白术具有降低血糖、抗凝血等作用。甘草味甘性平,入肺脾,功能补脾和胃,祛痰止咳,解毒止痛,调和诸药。当归补血和血养血,陈皮理气化痰为佐。药理研究表明,当归能调节代谢过程,增加肝脏的耗氧量,改善末梢神经和血管的功能,并有较明显的镇痛和降压作用。陈皮之用在于理气开胃,以消除参芪术草及当归之滞。升麻、柴胡为使,两药并用可升发脾胃之清阳,与陈皮合用,具有升清降滞之妙。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把补中益气汤列为治疗内伤的首选方,其歌诀深入浅出,笔者诵读,深受启迪,今照录于下。

补中益气升阳清,热伤气陷大虚洪;

头痛表热自汗出,心烦口渴畏寒风;

困倦懒言无气动,动则气高喘促声;

保元甘温除大热,血归气术补脾经;

佐橘降浊散滞气,升柴从胃引阳升。

若用补中益气汤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增强机体的功能,可小制其量,每周三四剂,连服三五周,自会大有补益。

本文来源:《名老中医张显臣60年难病奇治经验集》,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论补中益气汤的化裁运用

讲述/李聪甫整理/李肇夷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身、白术、陈皮、柴胡、升麻组成。

东垣立方,原为脾胃始得之证,集中表现在肺。见气高而喘,身热而烦,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等症,形似外感而实非外感。

朱丹溪尝用补中益气汤加表药一二味以治虚人外感,认为“脾胃一虚,肺气先绝。”病机主要反映为脾胃虚弱,营气不升,谷气下流,下焦阴火反上乘阳位;脾胃受损,阴火上干,助心火之上灼,犯脾土而刑金。肺气先伤,卫外不固,所以症似外感。

东垣制补中益气汤,是以甘温“补其中而升其阳”益肺气而固腠理。

由此可见,补中益气汤不仅是治劳倦内伤的代表方,而且虚人外感亦可用。方意重在“甘温除热”,“甘寒泻火”则很难体现。但“加减法”中常用麦冬、生地黄等味,这对我很有启发。

自东垣以后,历来医家于补中益气汤的评论毁誉参半,意见集中在对升麻、柴胡二味的取舍上。

我认为,劳倦内伤之证,表现有“脉浮大虚缓,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的特征。因为脾胃中元气下陷,阴火才能上升。“火与元气不两立”,主要问题是元气不足,不同于丹溪所谓“肾阴虚亏,相火妄动”,脉来细数,骨蒸盗汗之证。

从而悟出补中益气汤中升麻、柴胡二味在内伤诸证运用中,可以化裁尽变,调停去取。兹例举数则足以说明。

一、护卫益气汤(即补中益气汤之升麻、柴胡易桂枝、芍药)

用于脾胃虚弱,不能顾护营卫。“脾为营之本,胃为卫之源”,胃弱脾虚,失于纳运,水谷之资,难以化生精微。营气虚而生寒热,卫气疏而见自汗,补中益气汤去升麻、柴胡,配桂枝、白芍以和畅营卫,调达表里,故名护卫益气汤。

杨某某,男,50岁。

夏月感寒,发热,自汗出,恶风寒,头痛骨酸,咳嗽胸满,少气倦怠,食少便溏,暑月身着厚棉犹觉畏冷,不敢洞开窗户已一月余。察舌淡,苔薄白腻,脉象虚缓,面容萎悴。显然脾肺气虚,卫阳不足之象。

法宜甘温益气,甘辛强卫,护卫益气汤加熟附子、淡生姜、大红枣,连服达二十剂而康复。

二、生津益气汤(即补中益气汤之升麻、柴胡易麦冬、五味子)

用于元气不足,阴火灼肺,少气心烦,口渴咽干,小便短赤。多由饮食、劳倦所伤,致使脾胃受损,阴火上攻,干心灼肺,耗损元气与津液。气阴被伤,肺失治节,因而小便短赤。对此,应以益元气为主,辅以降阴火,补土生金,增益化源。肺气清肃,阴火下潜,诸症乃除,故名生津益气汤。

高某某,男,2岁。

小儿巩膜发青,唇焦,齿龈及上腭起黄泡,口流涎唾,潮热咳嗽,喉中痰鸣,胃纳差,烦躁不安,大便燥结,小便短涩,两个月来,面黄肌瘦。诊视指纹沉滞不显。

此因脾胃久伤,阴火伤害元气,脾肺两虚,酿成疳热。法当扶益脾气,滋养胃阴。脾元复则阴火降,胃阴滋则肺气清。

生津益气汤去五味子,加金石斛、北沙参、川贝母、鲜枇杷叶,服四剂,热退眠安。但口流涎唾不止,取“甘酸化阴”法,复入五味子清热摄津,调治半月而肥健。

三、扶阳益气汤(即补中益气汤之升麻、柴胡易炮姜、附子)

用于脾阳不足,恶寒身倦,少气懒言,肢冷便泻等症。多由中焦元气虚冷,连及脾肾阳衰。水谷精气失于输布,卫阳不足,难以抗御外邪,则背寒肢冷;中虚谷气下流,则腹胀飧泻。法当补脾建中为主,兼顾肾阳,故于补中益气汤中去升麻柴胡之僭越,易附子干姜之温里,名为扶阳益气汤。

彭某某,男,18岁。

泄泻月余,日夜无度,短气浮肿,行动颤抖,面容暗滞,舌干苔白,脉沉弦濡,表现阴乘阳位。缘由肾阳不足以温养脾气,肾水反足以侵凌脾土。法应温肾扶脾,用扶阳益气汤加茯苓、肉蔻、砂仁、官桂、五味子等味,服十剂,泻渐止,诸症平。

本例为脾阳虚,“火不生土”。然而,久泻、脾胃气虚,必导致“土不生金”。肺气虚弱,则出现短气浮肿。故此案脾肾同治,肺胃兼顾,乃温阳益气之变法。

四、安神益气汤(即补中益气汤之升麻、柴胡易枣仁、茯神)

用于心脾俱虚,怔忡失眠,头晕目眩,食欲不兴之证。病人多因饮食、劳倦或情志所伤。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易于横脾土而累子(心)气,以至心脾更虚,气血失调,营卫失济。故制安神益气汤调理脾胃,安养心神。

梅某某,男,28岁。

素嗜酒,有失眠病史。一日,忽感胸膈痞胀,气上冲咽喉,顿时吐血不止,面色苍白,精神困乏。诊察舌苔淡黄,脉弦大而数。“阳络伤则血上溢”,阳明胃络出血,来自饮酒过度,湿热久蕴,最伤胃络,一旦暴发,挟冲脉之气载血上行。“冲为血海,丽于阳明”而荫于肝,血热妄行无制,涌吐如潮而不可遏。

急当清胃平肝,降冲止血。

疏方:生地炭、侧柏炭、白茅根、生赤芍、牡丹皮、枳椇子、雪藕节、山栀炭、清童便,一日两剂,连服二日而血止。因出血过多,心脾失养见脉浮芤,自汗失眠,口干心悸尤甚,改用补益心脾,滋复营血之法。安神益气汤加炙远志、广木香、龙眼肉、淮小麦等,服后,元气渐复,汗止神安。

除上述化裁运用外,还有补中益气汤以升麻、柴胡易黄柏知母之降火益气汤,以治阴火上乘,心中颊热,面如火燎;

易黄连吴茱萸之清肝益气汤,以治脾虚肝郁,胸膈痞满,噫气吞酸;

易丹参郁金之宣郁益气汤,以治心气不足,胸中压闷,虚烦太息;

易茯苓半夏之导饮益气汤,以治痰饮胸满,惊悸喘嗽,短气倚息;

易金铃子延胡索之定痛益气汤,以治胃弱气滞,心腹疼痛;

易桔梗枳壳之开膈益气汤,以治肺胃不降,胸膈满闭;

易旋复代赭之平逆益气汤,以治胃气悖逆,咽喉梗塞,呃气呕恶,上气奔豚;

易槐花地榆之止血益气汤,以治肠风下血,痔瘘出血。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皆足以阐明东垣学术之广博深邃。这些加减方法,必须在脾胃久虚的病变中,正确掌握,灵活变通。

本文摘自《李聪甫论金匮》,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聪甫,整理/李肇夷

想当老板的,想转型的,创业致富同时可以帮助有缘人获得健康,回馈社会的最佳选择!

鼻灵通鼻炎馆全国招商加盟火热进行中,绿色鼻炎疗法专治各种鼻炎,在为鼻炎患者服务的同时自己当老板,学一门技术惠一方百姓。

现面向全国招募健康合伙人,欢迎致电了解,给自己积一份福报的同时,顺便赚点钱。健康财富王老师

鼻灵通深圳旗舰店:龙华新区民丰路鑫茂公寓B栋商铺

众泰康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最新方法
北京中科白殿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tz/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