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余随笔23老中医与名方
编辑:杜娟 央视开年大剧《老中医》如期开播了,此剧是继《大宅门》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又一部力作,剧中涉及中医名方多首。《老中医》第一集中,翁泉海为久病不起的上海富商秦仲山看病,诊治后告知家人:“病入膏肓,已无回天之术,恐难支撑数日了,早做准备吧!”在家人的请求下,翁泉海说:“我可以开个安慰方,但是我有话在先,用了我的方子就不要同时用其他的方子了。”当晚秦夫人煎了两副中药,秦老爷子治病心切,连着将两副药都喝了下去,可是谁成想,药刚进肚子,秦老爷就命归西天了,为此秦家将翁泉海告上法庭,经过法庭上的控诉与辩护,翁泉海坚称:诊断无误,用药无误。 秦仲山患病日久,大骨枯槁,大肉陷下,五脏元气大伤,营卫循序失常,脉若游丝,似豆转脉中,且舌苔全无,此乃阴阳离绝,阳气欲脱,回光返照之先兆也,翁泉海没用大剂量补气的人参、黄芪,也不用补阳的鹿茸、附子,他偏偏用补中益气汤,平淡无奇的小方,以求补离散之阳,挽败绝之阴,清虚中之火,升下陷之气,不温不火,不轻不重,如果不是前医用药过于猛烈,这张小方说不定能四两拔千斤,起死回生呢!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 组成:黄芪18克,人参9克,当归3克,橘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术9克,炙甘草9克。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胃气虚证: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咣白,饮食减少,大便稀溏,舌淡,脉大而虚软。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 3.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短乏力。 本方证系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虚气陷,故见脱肛、子宫下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因非实火,故其热不甚,病程较长,时发时止;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固表止汗,升阳举陷,为君药。人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健脾,共为臣药。血为气之母,故用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行滞,使补而不滞,行而不伤,共为佐药。少入柴胡、升麻升阳举陷,佐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又能透表退虚热,且引芪、参走外以固表,二药兼具佐使之用。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作使药。全方补气与升提并用,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为治脾虚气陷之要方,故言本方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中医俗语:医生无主张,补中益气汤,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补中益气汤是一张应用广泛,适应证广,药性平和的方剂。 赵永强山西省名中医,长治市首届名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治市中医药养生保健学会会长,长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长治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医院中医药专家,师承山西省名老中医姜佐周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妇科杂病。这是赵永强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tz/6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解围元薮之ldquo保命丹r
- 下一篇文章: 赵洪钧四字纲领虚实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