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手册第二册陈皮的药用价值
青皮 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原名青橘皮,《本草纲目》列于果部山果类的橘项下。现今市售品有个青皮和四化青皮两种。 1、个青皮,别名:均青皮、个青、青皮子。产地:凡产柑桔的地方均产,而广东江门新会产品种为茶枝柑幼果,土名:柑莲子,采收加工:5-6月间摘取幼果,或拾取自然落下的幼果晒干,即为个青皮。个青皮以个均体重、肉厚、内瓤小者为佳。 2、四化青皮,别名:四开青皮、四花青皮 产地:四化青皮主产于福建、四川、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浙江等地,而广东江门新会产品种为茶枝柑未成熟果实,土名:果仔皮,采收加工:7-8月间摘取幼果,用刀由顶端作一“十”字形割痕至基部(基部尚连),除去瓤肉,晒干,即为四化青皮。四化青皮以外皮青、内白、皮厚者为佳。 《陈皮张微课堂》知识要点分享 01个青皮、青皮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入肝、胆经 功效:破气散积,疏肝止痛主治:胸肋或脘腹胀痛、乳痛、疝气、食积等症禁忌:无滞气虚者忌用 现代药理研究个青皮有散结、止痛、抗菌、消炎之功效民间普遍用于咽喉炎、皮肤骚痒、伤口久不愈合、脚气病如香港脚、手脚癣、妇科炎症等.用法:煲水喝,泡浴,泡伤口、泡脚用量:煲水喝用4-5粒;泡浴、泡伤口、泡脚则加大量5-6倍(视病情重轻而加量,注:此为民间用量或经验) 02陈皮 中药里的名星︰道地药材–新会皮(广陈皮) 本品为常用中药,原名橘柚,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现今市售品广陈皮为大红柑的果皮。 产地:广陈皮主产于广东江门新会区,品种为茶枝柑成熟果实果皮,土名:柑皮,采收加工:11月至12月间,去肉取皮,皮割成三瓣,自然晒干或风干,贮存年即为新会陈皮。新会陈皮质量上乘,药用以瓣大、整齐、色鲜艳、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陈皮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 陈皮功效:有行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及湿阻中焦所致的纳呆倦怠、大便溏薄及痰湿壅滞之咳嗽痰多等症。《本草纲目》“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陈皮不但健脾胃,止咳化痰平喘理中的作用,而且更具有解酒醒神,疏肝利胆和解结化痈等功效 0节选古代中医名方中有陈皮的方剂橘皮竹茹汤组方:橘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五皮散组方: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出自《华氏中藏经》又名《中藏经》,旧署东汉华佗所作 桂辛散组方:桂心、甘草、细辛、橘皮 出自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 二陈汤组方:茯苓、半夏、陈皮、甘草。 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藿香正气散组方: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梗、藿香、甘草。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组方:苍术、厚朴、陈橘皮、甘草。出自《简要济众方》 异功散组方: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 出自宋代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温胆汤组方: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出自宋代陈言撰于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补中益气汤组方: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出自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 济消毒饮组方:牛蒡子、黄芩、黄连、甘草、桔梗、板蓝根、马勃、连翘、玄参、升麻、柴胡、陈皮、僵蚕、薄荷。出自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所著的《东垣试效方》 保和丸组方: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出自金元四大家的朱震亨的《丹溪心法》 苍术胃苓汤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官桂、白术、泽泻、茯苓、猪苓。出自金元四大家的朱震亨的《丹溪心法》 庚字沉香消化丸组方:青礞石、明矾、猪牙、皂角、生南星、生半夏、白茯苓、陈皮、枳壳、枳实、黄芩、薄荷叶、沉香、姜汁浸神曲出自元代医学家葛乾孙所著《十药神书》 金水六君煎组方:当归、熟地、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出自明代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 六君子汤组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出自明代虞抟著的《医学正传》 清金宁肺丸组方:陈皮、法半夏、化橘红、甘草、麻黄、苦杏仁、曼陀罗叶、茯苓、五味子、桔梗、厚朴、沉香、桂枝、白芥子、瓜萎子、川贝母、浙贝母、款冬花、百部、白及、地骨皮。源于明代陈实功撰《外科正宗》 陈皮半夏汤组方:陈皮、茯苓、半夏、子芩、枳壳、紫苏、甘草出自武之望辑《济阴纲目》,初刊于明万历四十八年() 香砂六君子汤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出自清·罗美辑《古今名医方论》卷1历代名医将陈皮入药医案﹙选登﹚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党参、炙干草、生姜、大枣。水煎服。此汤有益气清热、和胃降逆的功效。适用胃虚有热、气逆不降所致的呃逆或呕吐。 唐代药王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桂辛散:桂心、甘草、细辛、陈皮各等份。研末下筛。以酒服,病愈为止。此散有行气健脾,香口除臭的功效。 金元四大家的李杲(号东垣)在其《脾胃论》里讲:“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陈皮之功居其首焉。”“调气”为调理气机,这里为调理胃气。就是橘皮(陈皮),它的功劳是最大的。因为陈皮既可以散胸中脾胃的寒气,又可以健脾胃,还有理气的功能、顺气的功能。李东垣最有名的医方“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二陈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组成,是一种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中医药方。而二陈的由来是因配药时,选取半夏和陈皮应以陈旧者为佳,故名二陈汤 陈皮半夏汤源于武之望辑《济阴纲目》,初刊于明万历四十八年(),由陈皮、茯苓、半夏、子芩、枳壳、紫苏、甘草组成,主治:妊娠恶阻呕吐,不进饮食。 明代郑全望撰《瘴疟指南》,由陈皮、半夏组成。方剂功效:正气祛痰。主治:瘴疟、恶心干呕无物。 清代大医师叶桂,字:天仕《临证指南医案》所开的“二陈汤”特别注明要用“新会皮”。该书开列方剂中有写明“新会皮”的25个. 《陈皮张微课堂》“陈皮”药用价值你学会了吗?更多陈皮行业知识分享,请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好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比较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tz/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菊科1中国植物
- 下一篇文章: 胡永盛教授运用隔二隔三疗法治疗脾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