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葛根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升麻芍药甘草炙,各十两(g)葛根十五两(g)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一日二三次。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解肌透疹。

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麻疹之疾,是由小儿肺胃蕴热,又感麻毒时疫之邪所致。若麻疹初起,又遇外邪袭表,抑遏疹毒外达之机,以致疹发不出,或疹出不畅。麻毒、外邪犯肺,邪正相争,清肃失调,故初起可见身热头痛、咳嗽、脉浮数等肺卫症状;风邪疹毒上攻头面,故目赤流泪;热灼津伤,则口渴、舌红苔干。治当辛凉解肌,透疹解毒。方中升麻辛甘性寒,人肺、胃经,解肌透疹,清热解毒为君药。葛根味辛甘性凉,入胃经,解肌透疹,生津除热为臣药。二药相配,轻扬升散,通行肌表内外,对疹毒欲透未透,病势向外者,能因势利导,故为透达疹毒的常用组合。方中芍药当用赤芍,味苦性寒而人血分,清热凉血之中兼能活血,用以解血络热毒,为佐药。使以炙甘草调和药性。四药配伍,共奏解肌透疹之功。

1.辨证要点本方为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疹发不出或出而不畅,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麻疹其邪属热,初起治宜透邪外出为主,清热解毒为辅。本方清疏之力皆弱,临证时可选加薄荷、荆芥、蝉蜕、牛蒡子、银花等,以增强透疹清热之功。若因风寒袭表不能透发,兼见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苔薄白等症,宜加防风、荆芥、柽柳以发表透疹;麻疹未透,色深红者.宜加紫草、丹皮、大青叶以凉血解毒。

3.现代运用本方除用治麻疹外,亦治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水痘、腹泻、急性细菌性痢疾等属邪郁肌表,肺胃有热者。

4.使用注意若麻疹已透,或疹毒内陷而见气急而粗、喘息抬肩、鼻翼煽动者,则当禁用。

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西河柳五钱(15g)荆芥穗一钱(3g)干葛一钱五分(4.5g)蝉蜕一钱(3g)薄荷叶一钱(3g)鼠粘子炒,研,一钱五分(4.5g)知母蜜炙,一钱(3g)玄参二钱(6g)甘草一钱(3g)麦门冬去心,三钱(9g)竹叶三十片(3g)(甚者加石膏五钱冬米一撮)水煎服。功用:透疹解表,清热生津。主治:痧疹初起,透发不出。喘嗽,鼻塞流涕,恶寒轻,发热重,烦闷躁乱,咽喉肿痛,唇干口渴,苔薄黄而干,脉浮数。

升麻葛根汤、竹叶柳蒡汤都有透疹清热之功而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出。但前方专于解肌透疹,其透散清热之力较弱,是治麻疹初起未发的基础方;后方不仅透疹清热之力大,且兼生津止渴之功,是治麻疹透发不出,热毒内蕴兼有津伤的常用方。

1.原书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大人、小儿时气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及疮疹已发及未发。”

2.方论选录吴昆《医方考》卷6:“足阳明之脉,抵目夹鼻,故目痛鼻干。其不能眠者,阳明之经属胃,胃受邪则不能安卧,此其受邪之初,犹未及乎狂也。无汗、恶寒、发热者,表有寒邪也。药之为性,辛者可使达表,轻者可使去实。升麻、葛根辛轻者也,故用之达表而去实。寒邪之伤人也,气血为之壅滞,佐以芍药,用和血也;佐以甘草,用调气也。”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五版《方剂学》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主编/邓中甲,编辑/申熙华。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I投稿邮箱

qq.







































北京看白癜风的好医院
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tz/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