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黄之术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引经药
精彩内容 同样是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同样都用了理中汤,第一个医生治疗多次病情反复,不能除根;第二个医生去了甘草,加了细辛吴茱萸引经药,3付药服完,3年之疾患一下痊愈。可见引经药之关键。此文即为第二个医生关于引经药的一些分享,有引经药歌,有医案,有用药举凡,值得一读。 如果想入太阳经加羌活,如果想入阳明经得加白芷,想入少阳经得加柴胡,想入少阴经得加细辛,太阴经加苍术,厥阴经加吴茱萸,可见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引经药。中医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 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 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 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 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朮共陈皮, 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朮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 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 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 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 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 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 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 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 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朮,半夏扁豆绵黄耆, 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 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 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 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 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 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 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 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 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 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 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 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 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 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用药凡例陈XX,男,70岁,患者三年来多在晨起腹泻,食欲不化,曾经多方治疗无效,且用过理中汤,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等药。往往服药后3--5日内可见好转,继复作泻,迄今未能治愈,经检查,诊断为消化不良性腹泻,查其舌净,两脉俱弱,此乃肾虚作泻,理中者理中焦,此乃下焦乃泻。仍用以理中取甘草加味而施之。投以“理中加减汤”连服三剂,病获痊愈。追访三年未见复发。 按:患者病称已达三年之久,曾服理中,四神等品,只收暂时之效,观附子理中,其双补脾肾,可暂时收效,但其内有甘草为中焦之药,有碍附子下行专力温肾,故用原方取甘草加细辛吴茱萸为治,药进3剂而获愈,且经久而不复发。余强调:“必取甘草者”乃防其将肾经药物缓停中焦以削弱缓下之力,加细辛者不但引药入肾,其自身更可激发肾阳,故有利于驱逐阴浊之邪,吴茱萸暖膀胱。 都是中医大夫,都用理中汤第一个用了有效,第二个亦用理中,只是取了甘草,加了细辛吴茱萸,引经药,3付药服完,3年之疾患一下痊愈。后追访三年未复发。第2个医生对中医的经典学的深,读的明,3年的病3付药治愈,中医是否妙。 诸药泻诸经之火:黄连泻心火,栀子黄芩泻肺火,石斛白芍泻脾火,龙胆柴胡黄连泻肝胆火,黄柏知母泻肾火,木通泻小肠火,黄芩泻大肠火,柴胡黄芩泻三焦火,黄柏泻膀胱火。 用药凡例:头脚痛,需用川芎,血枯亦用,颠顶痛需用蒿本,遍体肢节痛需用羌活,风湿亦用,腹中痛需用白芍厚朴,脐下痛需用黄柏青皮,心下痛需用吴茱萸,胃脘痛需用草豆蔻,胁下痛需用柴胡,日哺朝热寒热往来亦用,茎中疼需用生甘草梢,气刺痛需用枳壳,血刺痛需用当归,心下痞需用枳实,腹中实需用苍术,补血需用川芎,调诸气需用木香,破滞气需用枳壳青皮。补元气需用人参,诸虚热需用黄芪,盗汗亦用,肌表热需用黄芩,祛痰亦用,祛痰用半夏,去风痰需用南星,脾胃受湿用白术,祛痰亦用。下焦湿肿用汉方已,草龙胆。中焦湿热用黄连。下焦湿用黄芩,烦渴需用白茯苓,葛根。咳嗽者用五味子,咳有声无痰者用生姜,杏仁,防风,咳有声有痰者用半夏,枳壳,防风,喘者需用。诸泄泻需用白芍白术,诸水泻需用白茯苓白术,泽泻,诸痢疾需用当归白芍。上部见血用防风,中部见血用黄连,下部见血用地榆。眼爆发需用当归,黄连,防风。眼久昏暗用熟地,当归,细辛。凡诸风需用防风,天麻。诸疮痛需用黄柏,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左。所属经部分以引经药道之。(选自网络) 走进四知堂 河南省四知堂制药有限公司是河南省精致型制药企业之首,是中国优秀创新企业,也是深受公众认可的河南省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制药品牌。年起,企业先后获得“中国制药行业百佳影响力品牌企业”、“国家级征信企业”等荣誉,入选河南省健康产业。其主营产品痹通药酒,有两千年的文化背景,四百年的临床用药历史,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肢体麻木、肩周炎、产后风等,尤其对各类久治不愈的重症风湿,疗效神奇,被评为“健康中国?十佳疑难病用药品牌”。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yp/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病从虚而入论述人体的虚
- 下一篇文章: 441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太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