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看到一个小故事:

女儿第一次吃薄荷糖。之前从来没尝过。放到嘴里没一会就害怕了。她跑到妈妈身边喊:妈妈,我嘴里刮大风了!

……

女孩儿的这个朴素的表达,形象的牵出中医里的一个重要概念——风药。

风药,是法象药理学的一个概念,最早提出并使用这个概念的应该是金代的张元素,他在《医学启源·药类法象》中将药物分列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大类。

风药,就是具有风升生特性的药物,这些药物气味辛薄,药性升浮,具有发散上升作用。

如书中对羌活的药性表述为:“羌活,气微温,味甘苦,治肢节疼痛,手足太阳经风药也。”

李东垣晚年著《脾胃论》,也多次提到“风药”一词:“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李东垣也是一个善用风药的医家。

可见,具有能起到像“风”一样作用的药物就是风药。这些药物,凝结了自然中“风”的特性,是“固化了的风”,把它吃下去,就是在体内刮起了一阵风。

风药经配伍组方,有扶正祛邪、升阳举陷、疏肝解郁、发散郁火、调理气机、散化内外湿邪等作用。

有人把“风药”理解为“祛风药”,这是不准确的。“风药”虽然大多有“祛风”的作用,但是却不完全是祛风药,应该是“像风的药”。正因为具有“祛风”作用就要自身有很强的动性。

风药具有风的特性,这一点在中药的运用中可以体现出来,如“风性轻扬”,“高颠之上,唯风可到。

风药,可以治疗人体上部的疾病,如明代眼科名著《审视瑶函》一书载有内服方首,其中用到风药的有首,共用到风药56种,是使用最多的一类药。

因为眼睛在人的头面部,而且,“风气通于肝”,而肝又开窍于目,因此治疗眼睛疾病常用到风药。

有医家治疗“甲亢”,也喜欢加上一点风药,因为甲亢的症状在头面颈部比较明显,用风药,符合“高颠之上,唯风可到”的经旨。

还有医家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时候经常加上一点,也就是让肠胃“刮起一点风”,让气机不畅的肠胃气机通畅起来,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让它自己气机动起来,也就自己“找平”了。

那个让小女孩“嘴里刮大风”的薄荷,也是一味“风药”,她不经意道出了一个中医的医理。

晓鱼说说

到底有哪些药物可以被称之为“风药”呢?

风药是一个比较广的概念,应该多是一些性质轻扬的药物,如果按照现在的药理药化分析,大抵就是含有芳香烃类挥发油多的一类药材。

羌活、独活、防风、川芎、升麻、柴胡、葛根、蔓荆子、菊花、威灵仙、细辛、白芷、桔梗、麻黄、薄荷、辛夷、藿香、苍耳子、荷叶、地肤子、桂枝,等等都属于风药。

(本期内容摘自《青囊——辛夷花开》)

给阅读一个纯粹的理由--写在《青囊--辛夷花开》出版之际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yp/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