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年6月12日-14日,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中医经典必读”培训班在杭州之江饭店顺利举行,全省近名各级中医医师、西学中人员集聚于此,研精覃思,推本溯源,听六位中医药名师解读经典原著,深入感悟临床真谛!会上,浙江中医药大学郑红斌教授作《黄帝内经必读》主题讲座,现将讲课文稿整理推送,以供大家学习、分享。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医学理论和防治疾病技术的渊源。该书含《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各有81篇论文,共由篇论文组成。该书的成书为中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尊为“医家之宗”。

一、内经概述

(一)内经的书名与作者

1.《黄帝内经》的书名

黄帝:五帝之一,托名。

内:内篇。也指性命之道。

经:经典,万世宗法。

2.内经的作者

托名黄帝,实为佚名。

托名之风:《淮南子·修务训》:“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黄帝其人:《史记·五帝本纪第一》:“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3.《黄帝内经》渊源

刘向校书,整理国学,其子刘歆辑成《七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

《方技略》分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医经七家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右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二)内经的年代与沿革

1.《内经》的成书年代

春秋战国开始编纂,汇总成编于西汉(公元一世纪),补充于唐代。

2.《内经》沿革

《汉书》后至东汉末(80~):史无记载。

东汉末张机《伤寒论自序》:首见《素问》、《九卷》之名。

晋初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有所亡失,其论遐远,然称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编次。”

南北朝:《素问》亡佚一卷,称“梁八卷”。《针经》九卷。

3.隋唐:多个版本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3个:《黄帝素问》九卷(梁八卷)、黄帝针经十卷(九卷误)、《黄帝素问》八卷(全元起注);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5个:《黄帝素问》全元起注九卷(实为八卷)、《黄帝针经》十卷、《黄帝九灵经》灵宝注十二卷、杨上善注《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王冰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

4.《素问》《灵枢》现存版本经渊源

唐王冰编次《素问》:“世本纰缪,篇目重迭,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宋高保衡、林亿奉旨校注:定名《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元、明、清各代据此翻刻,现存最早。

余版皆亡。

宋林亿曾校《灵枢经》残本,但早亡佚;北宋元祐八年(年)高丽来献《黄帝针经》,哲宗下诏颁发天下,复行于世。南宋史崧以“家藏旧本”校后刊行,现存最早。

(三)内经的结构与内容

1.素问部分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八

2.灵枢部分

九针十二原第一

本神第八

营气第十六

营卫生会第十八

癫狂第二十二

师传第二十九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天年第五十四

3.《内经》的内容

分《素问》、《灵枢》二部,各81篇。

医学基础: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军事、社会、心理、哲学等。

医学原理: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等。

(四)内经的地位与作用

1.内经的地位

被列为国学三大经典之一,还有《易经》、《道德经》。

《内经》是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

《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

2.内经的价值

现存最早,影响最大;医家之宗,群经之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指导临床,卓有成效。

二、内经必读法

《素问·著至教论》云:“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

(一)诵法(诵读)

将《内经必读》的重点条文划线部分熟读背诵,最好能达到诸多章节经文脱口而出的地步。

诵读的内容可扩大至《内经》重点篇章和重点节选,大致为《素问》35篇和《灵枢》15篇左右。

举例:

1.养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

2.阴阳五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灵枢·岁露》“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

3.藏象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素问·太阴阳明论》: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4.精气神

《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灵枢·营卫生会》:“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灵枢·营卫生会》:“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5.病因病机

《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6.诊法

《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7.治则治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素问·汤液醪醴论》:“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素问·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二)解法(理解)

借助教材与译注类著作读懂原文。推荐南京中医药大学编写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山东中医学院编写的《灵枢经语释》,以及郭霭春的《素问校注语译》、《灵枢校注语译》。

内容:难字读音、字义;一词多音多义;通假;句读、韵文;校勘;名词术语;句子含义;段落大意。

1.难字音义

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

2.一字多音义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慄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阴阳应象)

3.通假字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上古天真)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四气调神)

4.校勘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生气通天)

5.名词术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阴阳应象)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古天真)

6.句子含义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阴阳应象)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上古天真)

7.段落大意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上古天真)

(三)别法(掌握)

重点针对名词术语及重要学术理论进行反复体味,参阅注家注本鉴别掌握。推荐王洪图主编的《内经选读》教学参考书和龙伯坚的《黄帝内经集解》参读。

1.明句读

黄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八正神明)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灵枢·九针十二原)

2.辨音义

《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要求掌握“滚滚”、“急”的不同读音及其不同含意;

《素问·六节藏象论》的“罢极之本”,要求读准“罢极”的读音和其表达的意义等。

3.知训诂

《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要求掌握《太素》“苦”作“甘”,且无“不”字的注解。

《素问·痿论》:“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要求掌握有“不”的训诂。

4.晓医理

《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要求掌握“去宛陈莝”王冰、张介宾、丹波元坚注家的不同解释,以及其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指导意义。

王冰:谓去积久之水物,犹如草茎之不可久留于身中也。

张介宾:宛,积也。陈,久也。莝,斩草也。谓去其水气之陈积,欲如斩草而渐除之也。

丹波元坚:谓涤肠胃中腐败也。

丹波元简:去宛陈之剂:商陆、大戟、甘遂、芫花、牵牛。

5.知本末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要求解释“本”的涵义。

本义为阴阳,后世有发挥为脾胃、脾肾、病因、病机、胃气、八纲、肾阴肾阳等。

本之为言,根也……故善为医者,必责根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医宗必读》)

所谓本者,惟一而无两也。盖或因外感者,本于表也;或因内伤者,本于里也;或病热者,本于火也;或病冷者,本于寒也;邪有余者,本于实也;正不足者,本于虚也。……万病之本,只此表、里、寒、热、虚、实六者而已。(《景岳全书》)

(四)明法(应用)

明确《内经》理论的内涵及其应用,融会贯通。推荐王庆其主编的《内经临床学》、张登本的《内经的思考》,邢玉瑞的《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进一步深入可选任应秋的《黄帝内经十讲》,刘长林的《内经哲学及其辩证法的思想》,王洪图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1.泛读名家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五脏各一条、上下各一条、风寒湿各一条、属火五条、热四条、缺燥一条;凡筋脉相关者七条风寒火热肝。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痛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有解为药食气味者,有解为生理阳气者。

“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气味之温者,火之少也。”(马莳素问注证发微)

“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类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四种不同观点:

(1)王冰认为春夏阳盛,当食寒凉以制其盛阳,秋冬阴盛,当食温热以制其阴。

(2)张景岳强调要先期对阴阳之气加以保护和强化,以应对后期的不足。

(3)张志聪认为春夏二季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当补养内虚之阳;秋冬之阴气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当顺应收藏之气以养阴。

(4)马莳、高士宗认为春夏养阳气,秋冬养阴气。李时珍从四时用药规律强调了顺时之养的原则,“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素问直解)

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夏浮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人参,白术,苍术,黄柏之类,以顺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四时而养天和也。(《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

2.结合临床

治病求本理论的临床意义: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遗精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李中梓)

如出血病因有热伤营络、气虚不摄、暴怒气逆、瘀阻经隧等,出血虽同而病本各异,所以不宜一见出血就用止血药,而应探本求源,从根本上消除病因。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的临床意义:

指脾虚和胃实的表现,脾虚清气不升则腹泻;胃实腑气不降则脘腹胀满,

李中梓提出著名的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一曰升提,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医宗必读)

“清阳出上窍”的临床意义:

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素问·通评虚实论》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灵枢·口问》

肠胃统属脾胃。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上布以养五官七窍;胃气降,则水饮浊气得以下行,保持头面清阳之地不受邪扰。

脾胃虚弱,肠胃不和,清阳不升,有可能表现为头痛耳鸣,眼鼻口耳诸窍功能不利。临床治头痛耳鸣、九窍不利之证,若投以健脾补气升清之品常可获效。

“清阳出上窍”治耳聋耳鸣案:

冯某某,女,45岁。耳聋、耳鸣1年,耳窍有空虚感,劳累及腹泻后加重。有慢性肠炎病史5年。近因劳倦,腹泻后双耳听力锐减,纳少腹胀,大便溏薄3-5次,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无力。耳科检查无异常。诊断:神经性耳聋。辨证为脾虚气陷,耳窍失聪。治宜健脾补中,益气聪耳。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化裁。

服药半月,耳聋已减。守方治月余,竟收泄止耳聪之效。嘱常服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巩固。

3.经文互参

如“脉痿”的病机与应用:

《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也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

治宜清心泻火,养血活血,用导赤各半汤(生地、木通、川连、甘草、黄芩、山栀、犀角《症因脉治》),或六味丸合丹溪大补丸。

(五)彰法(创新):融会经典理论、悟道岐黄医道

可选王庆其的《内经临证发微》,陈明的《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翟双庆的《王洪图内经临证发挥》等著作入门阅读,提高则选择骆龙吉的《内经拾遗方论》,李东垣的《脾胃论》,朱丹溪的《格致余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以及古典文献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皇甫谧《甲乙经》、秦越人《难经》等加以印证提高。

1.发掘经典应用

十二官的作用及意义: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王冰注:“强于作用,故曰作强。造化形容,故云伎巧。在女则当其伎巧,在男则正曰作强。”

马莳注:“惟肾为能作强,而男女构精,人物化生,伎巧从是而出。”

张志聪注:“肾藏志,志立则强于作用,能作用于内,则技巧施于外矣。”

2.作强之官理论应用

张锡纯敦复汤方解:下焦元气虚惫,相火衰微,致肾弱不能作强(《内经》云肾者作强之官),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疼,或黎明泄泻,一切虚寒诸证。

野台参(四钱)乌附子(三钱)生山药(五钱)补骨脂(四钱,炒捣)核桃仁(三钱)萸肉(四钱,去净核)茯苓(钱半)生鸡内金(钱半,捣细)。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古天真)。

3.恬惔虚无

《老子》:“恬惔为上,胜而不美。”

《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惔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淮南子》:“静漠恬淡,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

《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创新点:治脾胃原则上应用甘温之剂升其阳,补其中,佐甘寒以泻其火,借以解决火与元气矛盾)。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生气通天)。

张介宾“此言天之运,人之命,元元根本,总在太阳无两也。由此言之,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命门学说建立及其临床意义:张介宾结合太极理论阐述命门,创制右归饮应用。后世扶阳学派理论渊源。

4.四时卧起

(1)丹波元简:道家法春夏早起取鸡鸣时,秋冬晏起取日出时,盖在阳胜之以阴,在阴胜之以阳。

(2)喜多村直宽:齐民要术“春夏早放,秋冬晚出。注:春夏气软,所以宜早;秋冬霜露,所以宜晚。

(3)李治敬斋古今注:冬为闭藏之时,早卧晚起者,所以逃阴气于惨酷之夜也;夏为蕃秀之时,夜卧早起者,所以顺阳气于未明之昼也,是固宜其然矣。然其春三月发陈之时,自当早卧早起,以顺阳气于开煦之旦,而今称夜卧早起,与夏三月无别,则真误矣。……又其秋三月容平之时,自当晚卧晚起,以谢阴气于肃杀之晓,而今称早卧早起,是又误之甚者,不可不辨也。

5.黃帝問曰:肺之令人欬,何也?

岐伯對曰:五藏六府皆令人欬,非獨肺也。

帝曰:願聞其狀。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欬。五藏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

肺咳:外寒内饮,小青龙汤;寒邪化热伤津,千金苇茎汤、桑杏汤。

心咳:心肺火热,桔梗汤(证治汇补》牛蒡、玄参、升麻、桔梗、犀角、黄芩、木通、甘草)、凉膈散(《局方》川大黄、朴消、甘草山栀子、薄荷叶黄芩连翘。

肝咳:肝郁肺闭,金铃子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肝火犯肺,泻白散合黛蛤散;肝肺阴虚,一贯煎合沙参麦冬汤。

脾咳:脾肺气滞,升麻汤(《千金翼》升麻,枳实,栀子仁黄芩,香豉,大黄,杏仁,生姜,生地黄,人参,甘草);脾肺气虚,六君子汤。

肾咳:阳虚水泛,真武汤;阴虚,七味都气丸。

6.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游走不定也。寒气胜者为痛痹,筋骨挛痛也。湿气胜者为著痹,浮肿重坠也。然即曰胜,则受病有偏重矣。治行痹者,散风为主,而以除寒祛湿佐之,大抵参以补血之剂,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而以疏风燥湿佐之,大抵参以补火之剂,所谓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治著痹者,燥湿为主,而以祛风散寒佐之,大抵参以补脾之剂,盖土旺则能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通用蠲痹汤痛甚者,佐以松枝酒。《医学心悟》痹证的后世用药:行痹:蠲痹汤(羌活、独活、桂心、秦艽、当归、川芎、甘草(炙)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

痛痹:桂枝加附子汤、当归四逆汤。

着痹:补土燥湿汤(山药(炒)、白术、茯苓、甘草(炙)、羌活、防风、秦艽、防己、苍术)。

热痹:宣痹汤(防己、杏仁、滑石、连翘、山栀、薏苡仁、半夏、晚蚕砂、赤小豆皮)、加味二妙散、白虎桂枝汤。

7.如夫子言可矣,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

岐伯曰:陽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閏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于宗筋,陰陽揔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阳明治痿的理由有三:

一是“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人体气血生化之源。

二是阳明“主闰宗筋”,而宗筋主束筋骨利关节,人体的骨节筋脉需要得到阳明胃气血之润养才能正常发挥。阳明气血充盛,诸筋得以濡养,则关节滑利,运动自如。

三是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将来自阳明之气血渗灌溪谷,与其它阴阳经总会于宗筋,而合于阳明,阳明为诸经之主导。一旦“阳明虚”,气血不足,筋脉骨节失养,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治痿独取阳明”,临床可采用滋补精血津液之品,调养后天,使化源充沛,宗筋得以濡润,肢体得以滋养,则痿证可愈。

张锡纯振颓汤:生黄芪(六钱)知母(四钱)野台参(三钱)于术(三钱)当归(三钱)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威灵仙(钱半)干姜(二钱)牛膝(四钱)。

热者,加生石膏数钱,或至两许。寒者去知母,加乌附子数钱。筋骨受风者,加明天麻数钱。脉弦硬而大者,加龙骨、牡蛎各数钱,或更加山萸肉亦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yp/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