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蜕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咸、甘,性寒,无毒,不载经络。主催生,下胎衣,通乳汁,止夜啼,定惊痫,逐邪热,杀疳蛊,亦能止渴。 蝉有五种,陈藏器辨之悉,今以形极大而声极高,一鸣而无所停断者,入药最良。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辛,气平,入手太阴肺经。发表驱风,退瞖消肿。 蝉蜕轻浮发散,专治皮毛,退瞖膜,消肿毒。治大人失音,小儿夜啼,取其昼鸣夜息之意。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不载经络 《玉楸药解》 归肺经 《中药学》 蝉蜕 性:寒 味:甘 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解痉。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宣散透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用治风热外束,麻疹不透,可与麻黄、牛蒡子、升麻等同用,如麻黄散;用治风湿浸淫肌肤血脉,皮肤瘙痒,常配荆芥、防风、苦参等同用,如消风散。 3.目赤翳障 4.惊风抽搐,破伤风 …用治破伤风证,牙关紧闭,手足抽搐,角弓反张,常与僵蚕、全蝎、天南星同用,如五虎追风散。 此外,本品还常用治疗小儿夜啼不安,现代研究证明,该药能镇静安神,故用之。 用法用量:3-6克 使用注意:《别录》有“主妇人生子不下”的记载,故孕妇慎用。 鉴别用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三药皆能疏散风热、透疹、利咽,均可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麻疹初起,透发不畅;风疹瘙痒;风热上攻,咽喉肿痛等证。 薄荷:辛凉芳香,清轻凉散,发汗之力较强,故外感风热,发热无汗者,薄荷首选。且薄荷又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蒡子:辛散苦泄,性寒滑利,兼能宣肺祛痰,故外感风热、发热、咳嗽、咳痰不畅者,牛蒡子尤为适宜。同时,牛蒡子外散风热,内解热毒,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 蝉蜕:甘寒质轻,既能疏散肺经风热而利咽,透疹、止痒,又长于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退翳,凉肝息风止痉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僵蚕配蝉蜕治疗疮疡痈肿,除温热疫毒 崇静补充 1.甘、寒,归肺、肝经 2.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3.用量3-10克,(临床12克亦常用,用至30克实无必要亦未有副反应) 4. 善解风热,又善托疹外出,止痒与蛇蜕相伍,周身痒可止。 对于痉挛,抽搐,震颤等症,疗效佳。 案例分享:银屑病 李中梓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明末华亭(今江苏松江)人。为明末一大医家,—生对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兼取众家之长。其论述医理,颇能深入浅出。所著诸书,多能通俗易懂,在中医学的普及方面作出较大贡献。著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本草通玄》、《伤寒括要》、《删补颐生微论》、《诊家正眼》、《病机沙篆》、《补撰药品化议》(一作《辨药指南》)14卷、《医学口诀》、《脉诀汇辨》10卷、《痘疹全书》等。 李氏少年博览群书,青年时曾应科举,后因痛感两亲子被庸医药误致死及自己早岁多病,转而习医。—生对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兼取众家之长。其论述医理,颇能深入浅出。所著诸书,多能通俗易懂,最为初学、登堂入室之捷径,这在当时可称是一套最完整的中医教材。因而在吴中医界广为传诵,成为明清间江南一大医家与宗师,在中医学的普及方面作出较大贡献。 崇慧守护平凡的独具匠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yp/7677.html
- 上一篇文章: 赶紧转发收藏最全中药二药物功效主治
- 下一篇文章: 微生物菌剂种植效果好,为何推广如此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