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qbdf/181213/6712021.html

有这样一位老先生,去看中医,只见他步履蹒跚,几乎是拖着腿进去的,坐下之后,一半身子斜倚着,面色凝重,也不开口说话,只是漠然地把手伸出来让大夫把脉。

看到这里,有经验的医者早已了然于心,这老爷子,不就是《医宗金鉴》上所说的“少气懒言”吗?

说白了就是气虚。这在现代人中非常多见。气虚的人时常感觉身体疲乏,说话有气无力,腿脚不爱动;气虚的人饭量少,大便稀薄,还会便秘;气虚的人会出很多汗,遇到些场面上的事情就怯场,感到“底气不足”;中医就这么有趣,透过疾病的表象,还能挖掘出一个人的潜在性格……

补中益气汤是治疗气虚的一张好方,出自金元名医李东垣。

李东垣生活在战乱的年代,当时的人们流离失所,饥不饱食,很多病都是由此而生的。李东垣深感百姓疾苦,他总结出了八个字: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人的脾胃一旦受伤,元气也就跟着受伤,元气一旦松散,病邪就会趁机在人体安营扎寨。中医上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这么个道理。

基于这个思想,李东垣创立了补中益气汤,以甘温补益之力让脾胃恢复生机。

补中益气汤可以补全身之气,脾气、肝气、肺气、心气、肾气,但它最主要的是补中气,也就是中焦脾胃之气。虽然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脾胃的调养,但李东垣对脾胃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脾胃论》。

补中益气汤:黄芪15g、人参(党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

补中益气汤简直就是老中医手中的法宝,李可老中医就曾用一个补中益气汤治疗数十种疾病。因为运用太广了,现在也被制成了丸剂、胶囊,各大药店都能买到,非常方便。

人参大补元气,它不是小补,是大补,有一个古方叫独参汤,全方仅以一味人参入药,却有回阳救逆之功。

虚不受补的可以用党参来代替。

黄芪是这个方子里最主要的药物。黄芪治疗气虚,用四个字来概括,气虚莫少,就说它是必不可少的。黄芪补气守中有通,它一入到脾胃去,不是说不动的,而是在很缓慢、很柔和地在流通。有点儿像小孩子蹦蹦跳跳,喜欢动但又跑不快的那种感觉。所以黄芪补气完全不用担心像人参那样补过头了。白术和炙甘草在这里是协助黄芪补脾胃之气的。

升麻和柴胡,药性是向上升的,加进去以后,整个方子配伍的药力就往上走,用于气虚不足导致的脏腑下陷。古人告诉我们,上越必降气,下陷必升举。下垂、下陷之像,也是气虚之像,像胃下垂、子宫下垂,这就好比汽车轮胎没气了,就会瘪下来一样。升麻和柴胡就是给车胎打气的。

既然是补气,为什么还要加陈皮?原来补气药下猛了,那么多气同时补入人体,又不加以疏导,这些气就会像乱麻一样纠缠在一起。所以很多人补气,补完之后会感觉胸闷、气闷,总之就是不舒服,这就是气啊壅滞了。

而人体此时又是处于虚的一种状态,兼顾到这一点,加入了理气的陈皮,一个是让补进去的气各司其职。再一个陈皮理气走的很慢,像饱经风霜的老者,慢慢悠悠,不像青皮那么猛烈,一下子把气破开。陈皮温和,消耗正气不会那么快。

补气的同时还要照顾到补血。阴阳是互生的,气血也是互生的,好比太极八卦里的阴阳鱼,阴阳和合才能生生不息。所以气虚的人一定程度上血也是虚的。当归在这个方子里的作用就是补血的,让气血生化有源。

补中益气汤符合当下虚累众生、久伤众生、疲劳众生、苦闷众生跟没底气众生。这五大众生不外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中气亏虚,补中益气汤把中气补足了,病邪自然就去掉了。所以中医不是治病是治气,不是治表象是治本质,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zy/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