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就教授验案之甘草泻心汤治疗糖尿病并皮
蔡文就为本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教授,广州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及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蔡教授执教从医30余载,精于辨证,善用经方,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见解独到,自辟蹊径,效验甚佳。笔者有幸跟师临证,现将蔡教授运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并皮肤瘙痒症2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例1:卢某,女,57岁,年12月06日初诊。病史:患2型糖尿病1年,目前使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调降血糖,血糖控制可,近1周来皮肤瘙痒明显,影响睡眠。诊见:体型肥胖,稍感消食善饥,皮肤干燥脱屑,散在搔抓痕,精神疲倦,心烦呕逆,眠差,舌淡苔薄黄腻,脉濡缓。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并皮肤瘙痒症。中医诊断为消渴痒风病,证属中焦寒热错杂证。治以寒温并用、和中解毒、辛甘润燥、祛风止痒为法,方用甘草泻心汤加减。处方:甘草20g,法半夏10g,干姜6g,黄连6g,黄芩6g,黑枣10g,茯苓15g,白术15g,酒黄精20g,升麻10g,防风10g。共7剂,日1剂,水煎服。服上药7剂后,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消失,无心烦呕逆,睡眠渐佳。继服7剂以善后,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者为中老年女性,既往有消渴病病史,本次主因“皮肤瘙痒”就诊,中医辨病为消渴痒风病。观其体型肥胖,而精神疲倦,多为脾虚寒湿;加之长期嗜食辛辣香燥,脾胃受损,燥热内生,消谷伤津,故消食善饥;寒湿燥热错杂于中,导致中焦脾胃升降失常;皮肤瘙痒乃湿热蕴蒸肌肤所致;湿热困阻肌表,津液四布不畅,故皮肤干燥脱屑;热扰心神,因而心烦失眠;舌淡苔薄黄腻,脉濡缓均为中焦寒热错杂之象。以甘草泻心汤加减,寒温并用,契合病机,故诸恙俱息。 例2:吕某,男,81岁,年12月16日初诊。病史:既往有2型糖尿病3年余,长期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罗格列酮调降血糖,血糖控制可,近半年来渐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偶发红疹,于广州市皮防所就诊,口服抗过敏药物,外涂激素类药膏后未能奏效,遂慕名向蔡教授求诊。诊见:偶有口干多饮,皮肤泛红,干燥脱屑,散在红色抓痕、结痂,稍感腹胀,心烦失眠,精神疲倦,舌淡苔黄白腻,脉弦缓。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并皮肤瘙痒症。中医诊断为消渴痒风病,证属中焦寒热错杂证。治以寒温并用、和中解毒、辛甘润燥、祛风止痒为法,方用甘草泻心汤加减。处方:甘草20g,法半夏10g,干姜6g,黄连6g,黄芩6g,黑枣10g,茯苓15g,白术15g,酒黄精20g,广升麻10g,防风10g。共7剂,日1剂,水煎服。服上药7剂后,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缓解,肤色转至正常,无腹胀,无心烦失眠,精神转佳。继服上药7剂以善后,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者症状虽与上例患者相当,但年事已高,笔者曾疑惑是否应减少甘草用量以缓寒凉之性。但蔡教授认为运用经方必须遵循“有其证用其药”的原则,故以相同的遣方用药,亦获良效。 体会:皮肤瘙痒是糖尿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是一种自觉症状,同疲倦、失眠、便秘等症又被称为“血糖难控因素”[1],是加重糖尿病本身的病情及诱发多种其他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并皮肤瘙痒症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糖尿病患者自觉皮肤瘙痒,呈发作性,但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瘙痒症状严重的患者体查可见皮肤抓痕、血痂、皮肤肥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等[2]。 糖尿病并皮肤瘙痒症归属于中医“消渴”“痒风”“风瘙痒”等范畴,关于其病因病机,祖国医学中并没有直接的记载,故可根据消渴病及痒症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消渴病早在《内经》中就有“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此肥美之所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的论述,提示病因为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对于痒症,历代医家多认为是风、湿、热邪客于肌表或血虚风燥阻于皮肤所发。在继承前贤观点的基础上,蔡教授认为糖尿病患者本身具有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的体质,且根据《千金方》中的描述:“痒症不一,……有脾虚身痒,本无疥癣,素非产褥,洁然一身,痒不可任,此乃脾虚所困”,提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病机首在于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于中,湿热郁蒸肌肤。因此,在治疗上不可单纯局限于传统治疗痒症的消风、祛湿、清热、养血等方法,首当其冲应考虑培补脾胃化源,调理中焦斡旋之司,以达到和中解毒之功。甘草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第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甘草泻心汤主之”。原方由炙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黄连一两组成,主要用于脾胃重虚,寒热错杂所致心下痞证的治疗。蔡教授以该方为底方治疗糖尿病并皮肤瘙痒症,予改炙甘草为生甘草,并尊仲景之意使用20g,旨在健脾安中的基础上加强解毒止痒、泻心除烦之效;半夏、干姜为辛味药,“辛以润之”出自《内经》,故蔡教授认为此二位药在方中除具辛宣内湿之功,尚存“辛润止痒”之妙;芩连苦寒,清热燥湿解毒;黑枣、茯苓、白术助甘草滋培中洲,化生万物,谷气旺则中气健运,湿毒乃降;酒黄精养血润燥,升麻、防风祛风止痒。全方寒温并用,标本并治,照顾全面,因而效如桴鼓。 参考文献: [1]李宏红,张广德.魏子孝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38(5): [2]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合并皮肤病中医诊疗标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6(3):-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zz/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附
- 下一篇文章: 2016年10月份全国中药材价格发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