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廿四)

《中华医药抗击疫情》特别节目

-

对话实录(.02.13,农历正月二十)

上期回顾:解密中医古籍:黄元御《四圣心源》之劳伤解阴脱·乌肝汤、阳脱·兔髓汤,天人解!

对话一:院士是生化武器的起源,把中国人民引进了死胡同!更应古语,与其坐以待毙,没有依国情而用药,西药东施,亡国殃民!

对话二:这场大雪还是要下来的!昨天的天象就告诉给我们了,多谢您昨天带我出行!若是雪下大了,真的是情糸雪乡了,我的笫二故乡!

对话三:今天(2.12)一日就增加了多确诊病例。通过领导把咱们的方法贡献出来以解民危,除国难!现在的格局,人事错乱,病情难以预测!疫情这样的的递增,后果使人堪忧!

对话四:人先有性,而后有命,故称性命,性在命前,命居性后,故性以德居,称德性居首,命主居次。圣人言讲,德者无彊,道行天下,有性者,寿命远久!无德者寿必折亡!故《性命圭旨》一书,人必知之!

对话五:抽时间了搜索百度一下,《金陵塔碑文》,细观其妙!

(金陵塔碑文原文

金陵塔,金陵塔

刘基建,介石拆

拆了金陵塔,军民自己杀。

草头相对草头人。

到尾只是半缩龟,洪水横流成泽国,路上行人背向西。

日出东,日没西。

家家户户受惨凄。

德逍遥,意逍遥,百载繁华一梦消。   

红头旗,大头星。

家家户户吊伶仃。

三山难立足,五子齐荣升。

心忙忙,意忙忙,清风桥拆走如狂。

尔一党时我一党。

坐高堂,食高粱,全不计及他人丧。

廿八人,孚众望,居然秧针胜刀枪。

小星光,蔽星光,廿将二人走北方。

去家木,路傍徨,到处奔波人皆谤。

大海落门闩,河广未为广。

良田万顷无男耕,大好蚕丝无女纺。

丽人偏爱将,尔我互相帮。四水幸木日,三虎逞豪强。

白人诚威武,因心花鸟慌,逐水去南汗,外儿归母邦。

盈虚原有数,盛衰也有无。

灵山遭浩劫,烈火倒浮涛。劫劫劫,仙凡逃不脱。

东风吹送草木哀。

洪水滔天逐日来。

六根未净随波去。

正果能修往天台。

二四八,三七九。

祸源种已久。

民三民十民三七,锦绣河山换一色。

马不点头石沉底,红花开尽白花开,紫金山上美人来。

一灾换一灾,一害换一害。

十九佳人五五岁,地灵人杰产新贵。

英雄拔尽石中毛,血流标杆万人号。

头生角,眼生光,庶民不用慌。

国运兴隆时日到,四时下种太平粮。

一气杀人千千万,大羊残暴过豺狼。

轻气动山岳,一线铁难当。

人逢猛虎难迥避,有福之人住山庄。

繁华市,变汪洋。高楼阁,变坭岗。

父母死,难埋葬。爹娘死,儿孙扛。

万物同遭劫,虫蚁亦遭殃。

幸得大木两条支大厦。鸟飞羊走返家邦。

能逢木兔方为寿,泽及群生乐且康。

有人识得其中意,富贵荣华百世昌。

层楼垒阁耸云霄,车水马龙竟夕嚣。

浅水鲤鱼终有难,百载繁华一梦消。

意可意,是时意。)

此文来源于通玄真人对话实录。仅供参考!医者自悟!传承的都是即将灭绝的医学文化,中华民族的医学至宝!

以下部分节选自中医世家《性命圭旨》

《性命圭旨》,全名《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作者不详,成书时间宋至明朝。分元、亨、利、贞四集。相传出於尹真人高弟之手。前有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新安震初子余永宁书《刻《性命圭旨》缘起》,其曰:"里有吴思鸣氏,得《性命圭旨》于新安唐太史家,盖尹真人高第弟子所述也。"。而《性命圭旨》多赖唐皋所藏孤本得以流傅。《性命圭旨》为总结性书籍,主张破除三教门户之见,宗罗三教历代精义,一出世就广泛流传,明清时期极盛,被三教人士视为三教修持圣典。

全书以图配文,阐述内炼理论与功法,博采众家之说。书中首标三圣图,叙述吸取儒佛之说,有明显的三教合一思想。如儒家的中、一思想,佛教的明心见性思想;如元集收录宋儒周敦颐《太极图》、又录佛教《观音密咒图》,最终落脚於道教《飞升图》。

阐述道教义理及丹道法则的道书。图文并茂,理法兼备,全书分元、亨、利、贞四集,有图五十四幅,作者姓名不详,据书前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年)新安震初子佘永宁《刻性命圭旨缘起》谓:此书"盖尹真人(注:即尹志平)高第弟子所述也。"并评言"其节次功夫,咸臻玄妙,而绘图立论,尤见精工,诚玄门之秘典也。"此书"元"集环绕道教性命双修之学,较集中地总论了"大道"、"太极"、"性命"、"死生"、"邪正"及"顺逆三关"、"取坎填离"、"八识归元"、"五气朝元"等说,涵蕴有丰湛的道教哲理及修持理法。全书具以图配文,竭力深入畅明的特征。详述道教义理及丹道法则,倡导性命双修,主张道儒释无二致,圣贤持戒、定、慧以虚其心,炼精、气、神以保其身,合天地之德,与太虚同体。明清时期,此书在奉道者中盛行,咸谓其尽性命之法要,括三教之精华。清康熙年间吴门尤侗为之撰《序》日:"自三教鼎立,异说聱牙,……是书独揭大道,而儒释妙义,发挥旁通,要之以中,合之以一,而尽性至命之理,殊途同归。"此书收入《道藏精华录》第七集。《道书十二种》道教义理学及丹道理法丛书,清代乾嘉时期道教全真龙门派高道悟元子刘一明。

《性命圭旨》4集,著者不详。题为尹真人弟子撰。前有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新安震初子余永宁书《刻《性命圭旨》缘起》,其曰:"里有吴思鸣氏,得《性命圭旨》于新安唐太史家,盖尹真人高第弟子所述也。"

自全真道流行以来,三教合一之说盛行,故是书首标《三圣图》,以诗赞老子、释迦、孔子右三圣。该书认为道即是炁,阳炁尽则死,心性为人之本体,人生虚幻,三教皆主张明心见性,劝人性命双修,修炼金丹。并言只有金丹一途乃修行之正路。

书中总结了各种有关内丹原理及方法,阐述了各种内丹功法的术语和基本思想。并且详细讲述了内丹法"筑基炼己,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整个过程,功法共分九段,图文并茂,附有口诀。此书竭力要把内丹功法通俗化,使一般人都能接受,并言便"后之有志于道者,再不为丹经所感也。"

陈撄宁先生对于《性命主旨》十分重视,并且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性命主旨》一书,最为适用。……自始至终,有条不紊,凡圣贤仙佛,一切大道,一切口诀,无不包罗在内。呵并对其芦读法与内容之优劣加以客观分析说:"《性命主旨》的特长,在他每篇的理论,颇有透辟精湛之处,至于书中所附种种图示,皆是由各处采集而来,无足轻重。那些行气导引小法子,利少害多,毋须研究。密诀应当于普通读《性命圭旨》之人所最易忽略处求之。"①又说:《性命圭旨》内容法门极宽广,包罗也宏富,于每节下所引各家诗偈歌诀等,对于性命玄机,确亦宣阐尽致。虽尚有许多小法子,不免瑕疵,贻讥大雅,然善读书者,则不妨去芜存菁。"②《性命圭旨》绘图精美,为历来道书所不及,故《道藏精华录一百种提要》盛称之,收入《道藏精华录》第九册。台湾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将具书列为内丹中派。

附张真人手稿8-20方

寒湿郁肺症

除湿利肺汤(出处待考)

柴胡枳桔汤

《古今医鉴》卷三:柴胡枳桔汤解密中医古籍:龚信《古今医鉴》之温疫·人参败毒散·升麻葛根汤·二圣救苦丹!

处方麻黄杏仁桔梗枳壳柴胡黄芩半夏知母石膏干葛甘草

功能主治主伤寒胸胁痛,潮热作渴,咳痰气喘。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三

《张氏医通》卷十六:柴胡枳桔汤解密中医古籍:张璐《张氏医通》之白虎汤(玉函)、小柴胡汤(玉函千金名黄龙汤)

别名枳桔柴胡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炙)半夏生姜大枣枳壳桔梗

功能主治主邪客少阳,寒热往来,胸膈痞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枳桔汤

处方川柴胡4.5克枳壳4.5克姜半夏4.5克鲜生姜3克青子芩4.5克桔梗3克新会皮4.5克雨前茶3克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主外感初传少阳,寒热往来,胸胁痞满,或痛、或呕、或哕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柴胡疏达腠理,黄芩清泄相火,二味合用,和解少阳为君;枳、桔、橘、半理气化痰,开达上、中二焦之壅滞为臣;生姜以助柴胡之疏达为佐;绿茶以助黄芩之清泄为使。为和解表里法之轻剂,适用于外邪初传少阳之轻症。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伤寒全生集》卷三:柴胡枳桔汤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枳壳、桔梗、瓜蒌仁。

功能主治伤寒小结胸。脉弦数,口苦,心下硬痛,胸中满硬,或胁下满硬而发热,或日晡潮热,或往来寒热,或耳聋目眩,或心烦而呕,痰热烦渴。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有痰,加陈皮;心下痞满硬,加枳实;渴,加天花粉;烦热,加黄连、山栀。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张氏医通》卷十六:柴胡枳桔汤

别名枳桔柴胡汤

处方小柴胡汤加枳壳、桔梗。

功能主治少阳寒痞满。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柴胡枳桔汤

处方川柴胡1钱至1钱半,枳壳1钱半,姜半夏1钱半,鲜生姜1钱,青子芩1钱至1钱半,桔梗1钱,新会皮1钱半,雨前茶1钱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主

各家论述柴胡疏达腠理,黄芩清泄相火,为和解少阳之主药,专治寒热往来,故以之为君;凡外感之邪,初传少阳三焦,势必逆于胸胁,痞满不通,而或痛或呕或哕,故必臣以宣气药,如枳、桔、橘、半之类,开达其上中二焦之壅塞;佐以生姜,以助柴胡之疏达;使以绿茶,以助黄芩之清泄。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疫毒闭肺症

双解汤

表里双解汤

处方薄荷6g,荆芥3g,桑皮9g,银花18g,酒黄芩12g,石膏12g,酒大黄6g,赤芍9g,牡丹皮6g。

功能主治内清外解。主风热并重,白睛红赤肿胀,高出风轮,胞肿如桃,痛痒间作者。

各家论述方中薄荷、荆芥驱散在表之邪;桑皮、银花、酒黄芩、石膏清泻肺中之实热;用酒大黄,意在通泻大肠,导热下行;赤芍、牡丹皮凉血活血以治眼目中之赤肿。

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

柴芩双解汤

处方柴胡1钱半,生葛根1钱,羌活8分,知母2钱,炙草6分,青子芩1钱半,生石膏4钱(研),防风1钱,猪苓1钱半,白蔻末6分(冲)。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调剂阴阳。主少阳相火,郁子腠理而不达,表邪未罢,里邪已盛,寒热,身疼无汗,口渴,恶热。

各家论述少阳相火,郁于腠理而不达,则作寒热,非柴胡不能达,亦非黄芩不能清,与少阳经气适然相应,故以为君;若表邪未罢,而兼寒水之气者,则发寒愈重,证必身疼无汗,故必臣以葛根、羌、防之辛甘气猛,助柴胡以升散阳气,使邪离于阴,而寒自已;里邪已盛,而兼燥金之气者,则发热亦甚,证必口渴恶热,亦必臣以知母、石膏之苦甘性寒,助黄芩引阴气下降,使邪离于阳,而热自已;佐以猪苓之淡渗,分离阴阳,不得交并;使以白蔻之开达气机,甘草之缓和诸药。而为和解表里之重剂,亦为调剂阴阳,善止寒热之良方也。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肺脾气虚证

大承气汤解密中医古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之大承气汤!

人参健脾汤

人参健脾丸

处方人参25g白术(麸炒)g茯苓50g山药g陈皮50g木香12.5g砂仁25g黄芪(蜜炙)g当归50g酸枣仁(炒)50g远志(制)25g

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g粉末加炼蜜40~5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化,倒饱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8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风热犯肺证

桂枝白虎汤解密中医古籍:吴谦《医宗金鉴》之六气客气主病歌、柴葛解肌汤、大柴胡汤!

处方桂枝、芍药、石膏(煅)、知母(生)、甘草(生)、粳米。

功能主治风温,壮热多汗,身重睡鼾。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三解密中医古籍:吴谦《医宗金鉴》之瘟疫总括、瘟疫、风瘟!

清热润肺止咳汤

川贝母、雪花梨、冰糖三味同煮为饮

热毒袭肺症

通宣理肺汤

《中国药典》:通宣理肺丸

处方紫苏叶g前胡96g桔梗?96g苦杏仁72g麻黄96g甘草72g陈皮96g半夏(制)72g茯苓96g枳壳(炒)96g黄芩96g

性状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略苦。

炮制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g粉末用炼蜜35~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3次。

规格水蜜丸每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清金解毒汤解密中医古籍: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医方·治肺病方·安肺宁嗽丸·清金解毒汤!

热毒内陷证

托里消毒汤

黄耆1钱半,白术1钱,茯苓8分,陈皮5分,赤芍7分,当归7分,桔梗1钱,防风5分,荆芥5分,连翘5分,炙甘草5分。

《嵩崖尊生》卷十五。

景日昣(-)字冬旸(yang),号嵩崖,中岳嵩山登封人,生于清顺治十八年,幼年家贫如洗,但他爱好学习,孝敬父母,初读私塾,成绩优异,康熙十四年入嵩阳书院求学,从师于一代名儒汤斌、耿介等,康熙二十六年中举人,康熙三十年中进士。

《嵩厓尊生》包括了气机部、诊视部、药性部、论治部、病机部、上身部、中身部(上)、中身部(中)、中身部(下)等。

清热解毒汤

北芪,白花蛇百草,葛根,苍耳子,无花果,瘦猪肉

《古今医鉴》卷七:清热解毒汤解密中医古籍:龚信《古今医鉴》之温疫·人参败毒散·升麻葛根汤·二圣救苦丹!

处方升麻30克干葛15克赤芍药15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15克黄连15克黄柏24克黄芩15克桔梗15克栀子15克甘草15克连翘15克

功能主治治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上药锉碎,每剂30克。用水毫升,煎至毫升,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刘奉五妇科经验》:清热解毒汤

处方连翘15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黄芩9克,车前子9克,丹皮9克,地骨皮9克,瞿麦12克,匾蓄12克,赤芍6克,冬瓜子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消肿止痛。主湿毒热型。(盆腔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奉五妇科经验》

珍仁堂

回归生命本源,愿天下人无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zz/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