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肺预防的思考及中药方
养生?治未病系列 预防新型冠肺中药方 毛进军 1. 近来,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从武汉开始,随着春运人员密集流动和频繁聚集,正在肆虐各地,疫情来势渐猛,处于增长趋势,弄得人心惶惶,谈疫色变。好在国家已经高度重视疫情,各地严加防控,并与本月23日实施了历史上最强大的管控举措:武汉封城,截断源流。 2. 此次的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实际上就是古代中医所说的“瘟疫”,瘟疫就是是感受疫疠之气(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而发生的急性、流行性传染病。正如中医经典《内经》所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就是说瘟疫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险恶,流行迅速,互相传染,病症相似。 3. 这次的瘟疫的原因有二,一是个别无良之人滥食野生动物,致使疠气(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再加之今冬天干地燥,气候寒温异常,风火寒湿燥淫气的相互兼挟,所以疫疠迅速扩散。 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基本临床表现是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5. 应当高度警惕的是:有些患者就诊时并无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典型的症状,仅以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就诊;或仅以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就诊;或仅以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就诊;或仅以心慌、胸闷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就诊;或仅以眼睛红肿热痛、流泪干涩等结膜炎症状就诊等。 6. 此病西医治疗没有特效药物,中医治疗则是根据个体辨证。疫情虽凶险,但并不可怕,只要措施得当,是能防能控的,个人防护这个环节最重要。 7. 此病从中医视角上看,属于外感范畴,为外邪(疫疠之气)侵袭,从人体的体表(飞沫吸入或接触传染)而入,当务之急是提高人体正气(免疫功能),《内经》说“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就是说,采取什么措施能不传染发病呢?答案是要想不得病,就要增强正气,正气旺盛了,疫疠之邪气才不会侵入。 8. 关于预防用方,从有关“指南”和不少专家发表的药方来看,还多是以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等苦寒药清热解毒为主,这是自觉或不自觉掺杂西医抗病毒思维,并不利于增强人体正气,在某种程度上还会伤及胃气(人体正气之源),不利于预防(注意:是预防!而非治疗)。 9. 根据目前这个冠肺瘟疫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以及易于侵及体弱多病者或中老年人的特点,预防用方药的着重点应当放在养护人体胃气津液,温通人体气血运行兼以少量清散表邪和郁火的药。 因为正值冬季,气候干燥,加之生活中油腻饮食摄入过多,外寒之邪入里会挟内生湿邪郁而化火,酿为瘟毒,郁于皮肤、肌腠之间。所以预防药要扶正祛邪并重,但扶正药的权重应当大一些。 10. 基于上述思路,给大家推荐一首预防良方: 《千金》阴旦汤合玉屏风散加升麻: 方药组成:桂枝6~15g,白芍6~15g,炙甘草6~10g,黄芩6~15g,黄芪15~30g,防风6~15g,白术6~15g,升麻3~6g,生姜10~15g(切片),大枣3~6枚(切开)。每剂药水煎,1日2次温服。 阴旦汤出自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要方·卷第九·伤寒上》:“治伤寒,枝节疼痛,内含外热,虚烦方。”有调和营卫,温通气血,温胃养津,解热除烦之功。 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有益气固表健胃气之功。 升麻甘辛微寒,发表透邪、清热解毒。擅长清解肺胃热毒,是抗疫疠的良药。《神农本草经》说升麻:“味甘平,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避温疾瘴邪,毒蛊。”《名医别录》论升麻:“味苦,微寒无毒。主解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轻身长年。” 这个方子是经方与时方合用,安全有效。我已经推荐给很多人或家庭应用,4岁以下小儿不用。4~10岁儿童酌减剂量,比例最好不要变。胃虚寒较重、因胃寒而消化不良,或怕冷的成人或小儿可用干姜代替生姜。 预防服药方法:在瘟疫流行期间,每周可服2剂,共服3周。 11. 个人防护冠肺的最好方法有五要点: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聚群,少外出。 有个抖音不失幽默,也道出了今年过年的最好宅家路径:“隆重推出年春节最佳旅游线路:客厅——厨房——卧室——阳台——卫生间,循环游。” 大家过年不串门,不聚群,宅在家里,就是最好的支持抗冠肺瘟疫行动。 我们医护人员过年不放假,坚守岗位来积极应对疫情,就是最好的支持冠肺抗瘟疫行动。 天佑武汉!天佑中国! 作于年元月26日正月初二夜。 发一组医护人员过年坚守岗位的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zz/8785.html
- 上一篇文章: 葛根粉的营养价值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