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谈良药决明子
点击这里,寻找志同道合的中医人! 周宗鉴老中医从事中医工作历四十余载,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周老临证,喜用决明子一药,殊多创见。他应用决明子的面很广,包括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肝炎、胆囊炎、肾炎、泌尿系感染等许多常见病证,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治目疾决明子,顾名思义,具明目之功。《本草求真》称其为。周老对其疗目疾之用亦备加赞赏,他说,目为肝之窍,瞳子乃肾所主司,目睛之患恒与肝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决明子一药,气凉质润,性降兼宣,能直入肝肾二经,散风收泪,清热消炎,疏解郁邪,滋养精血。治肝肾即是治目,故其医目疾效果卓著,有虚实并治之长,正若《本草正义》所云:“决明子明目,乃滋养肝肾,以镇潜补阴为义,是培本之正治,非如温辛散风,寒凉降热之止为标病立法者可比”。 临床上凡遇目赤肿痛,羞明多泪,青盲雀目,翳膜内障,视物模糊等目疾之患,他无不予之,多配伍祛风之蒺藜、菊花、蝉衣、木贼;清肝之夏枯、桅、芩、秦皮、青葙;泻火之龙胆、大黄;解毒之野菊、银、翘;退翳之蛇蜕、密蒙、谷精、海石;平肝之石决、珍珠母;升清之升麻、柴胡、蔓荆;养血益精之地黄、杞子、桑椹、石斛、首乌、二至;凉血之丹皮、紫草;解郁之蒺藜、郁金、绿萼梅;化瘀之夜明砂、蒲黄、丹参、红花、当归等。对肝肾不足,目失所养之慢性目疾,视力减退者,每以本品单味或合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给病人久服,可收逐渐恢复和改善视觉之效益。此实《本草经疏》,所谓:“久服益精光者,益阴泄热、大补肝肾之气所致也。” 治高血压、降高血脂高血压病临床以阴虚阳亢者最为多见,病机属本虚标实。现代医学认为其与血脂增高、动脉硬化攸关。周老治疗,最赏用决明子,不管是肝肾阴虚偏重,抑或阳亢火旺为主,咸相与之,取本品平肝降火、滋养肝肾之两重作用。盖平降可以治其标,滋养可以治其本,故通过适当配伍,能奏血压趋常、血脂下降之良效。若兼见头目不清,大便干涩,血脂增高者,则更属的对之症。病情顽重者,用量需大。本品降压之特点,在于作用缓和,极少产生不适感觉:起效虽慢,然而只要坚持服用,多能获得较久疗效。 治咳喘决明子疗咳喘,历代文献鲜见记载,今之用者,亦不多见,周老则经常应用。其所治之咳喘痰嗽,包括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肺结核、肺气肿等多种急慢性呼吸系疾病,并以属慢性病程、反复发作,病机为本虚标实、辨证系虚实相兼者,尤为常用。周老认为,本品质实而重,可平降上逆之气;性滑而润,能解除胶凝之痰;通腑下行,可助肺肃之令;平肝制木,能杜刑金之贼;味咸下走,可益肾定喘,滋水荫金;味甘补中,能培土生金,缓和喘急。又兼疏散之性,能宣肺达邪,气薄和平,无寒热过偏,故于肺疾咳喘痰嗽,可面面俱到,洵属良物。临床上,不论外感内伤,抑或肺壅气逆、肾虚不纳之咳喘,但见上气不得卧,或动则气短,痰或多或少而不豁达之症奋他即投以本品。较多的与麻黄、佛耳草、苏子、杏仁、紫菀、款冬、百部、银杏、冬瓜仁等配伍,组“决明子麻沸汤”,兹举一案,以资说明。 朱XX,女,15岁。恙已六稔,喘不得卧,痰多呕逆,甚则行汗,苔薄白,脉濡滑。胸透:右下支气管炎,肺气肿。拟决明子麻沸汤加减:炙麻黄2克、佛耳草10克、决明子10克、杏仁10克、炒苏子10克、紫菀10克、白前6克、银杏4克。4帖。 二诊时,喘已平,痰日少,脉渐复,苔薄润,原方去白前,加熟地12克,固本善后而愈。 治胃痛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宜通不宜滞,宜降不宜逆。一旦胃气郁滞,失于和降,则胃痛乃作。其病虽在胃,而常与肝木克犯相关。周老认为,决明子气凉能清,近乎平性,无致寒中;质润能滋,并不腻滞,不会碍胃:入足厥阴经,善解肝胆郁热,入阳明经,擅长通便降浊;其清且滋,既宣又降,俾能刚木得柔可达,阳土得润可降,郁热得清可散,腑浊得下可泄。故治胃痛,常可应手。其中以属肝胃气滞,中有郁热或胃阴不足,兼见大便干结省,见效最著。 卢xx,男,32岁。中虚气滞,胃脘疼撇嘈杂而有灼热感,口苦便艰,舌苔中剥,脉象虚弦,拟予沙参益胃汤加减:沙参12克、决明子12克、金铃子10克、玄胡索10克、珍珠母(先煎)30克、淮山药12克、生薏苡10克、云茯苓10克、生白芍10克、绿萼梅6克。服药4剂,脘痛大减,腑行亦畅。遂予原方4剂进治而瘥。 治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此三病与祖国医学中之“结胸”“少阳阳明合病”“肝胆湿热”等病证颇为相似。病机以肝胆气滞,湿热壅阻,及胃肠实热为主。病变与胆、胃、肠等“腑”通降失常有关。急性者,以湿热(实热)壅阻为主,治宜陷胸、大柴胡或龙胆泻肝汤等;慢性者,以肝胆气滞为主,治宜丹桅逍遥或柴胡疏肝饮等。周老常加决明子于此等方中,其意乃取本品清而兼宣能疏泄郁热,犹柴胡之配龙胆、桅、芩以复肝胆条达之用;通而兼滋,能寓补于攻,如柴胡之伍归、芍无伤伐肝体之弊;滑利通降,能导滞下行以顺应六腑通降之常。周老指出,对急性者,本品用量当大:慢性者,其量宜减。由于本品清疏之力稍逊,又兼滋柔之功,故临床以慢性病例效更确切。 治肝炎、肝硬化腹水湿热疫毒袭蕴,肝脾功能失调,乃肝炎过程之主要病理。若病延日久,由气及血,自实转虚,则肝血不利,脾虚不运,水湿停滚,虚实相杂,此又为肝硬化腹水的病机。《药性论》言决明子可“除肝家热”,《日华子本草》称其“助肝气,益精水”。而周老用决明子治肝病,乃取其清肝、疏肝、补肝、解毒、利水等五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他认为本品虽不能迳治脾宫,但能疏肝以健脾,降胃而运脾,有间接理脾之功;虽无化湿之用,亦绝无阴柔滋湿之弊,却有利水消肿之效。临床上,他常与柴胡、郁金、蒲公英、杜赤豆、茯苓、丹皮、泽泻、薏苡仁、甘草等配合,组成肝炎基本方。脾虚明显,加白术、山药;热毒较甚,加龙胆、桅、柏;兼见黄疸,加茵陈、秦艽;久病血瘀,加丹参、赤芍、茜草;肝腹水者,加庵茼子、泽兰叶、煅瓦楞子,奏效颇为满意。 沈XX,男,41岁。有肝炎病史,面色灰滞,形体消瘦,胁下痞痛,两胫酸乏无力。肝功能检查:SGPT86u。舌红少苔,脉弦平。病根未拔,须防复燃。炒白术10克、广郁金6克、决明子12克、丹皮6克、大生地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柴胡5克、杜赤豆30克、甘草3克。前后服药20余剂,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亦随之瘥减。乃于原方去丹皮,加白芍10克,嘱继服以巩固之。 治肾炎、泌尿系感染决明子治此二病,医界亦甚罕闻。周老认为,二病之因,不外湿热、肾虚,无论急性、慢性,湿热之毒总为其主要矛盾方面,即使有脾肾阳虚见症,亦宜慎用过温峻补之品,且须注意寒湿久郁化热倾向。他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强调清利湿热解毒法在急慢性肾炎、泌感治疗中应居的重要地位。对药物的选择,他推崇决明子,认为其能迳入肾经,解肝肾之毒,与清利湿热药相伍能清热利水,《医林纂要》早有“泻邪水”之说;与滋益肝肾药同用,可营养强壮机体,巩固人体根本。现代药理证实,本品确有利尿降压作用,故用治肾炎、泌感,可收毒去邪,水利正复之功。若病属慢性,见症本虚标实,虚实相兼者,投之尤能两全其美,照顾多面。兹将周老治疗此二病之常用方介绍于次,以窥一斑。 急性泌感方:萆薢、决明子、茯苓、泽泻、丹皮、黄柏、炒赤芍、碧玉散、灯芯、木通、萹蓄、瞿麦、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车前叶、白英。 慢性泌感方:生地、决明子、茯苓、泽泻、丹皮、蒲公英、白槿花、知、柏、灯芯、杜赤豆。 急性肾炎方:连翘、银花、蝉衣、决明子、黑大豆、炒冬瓜仁、杜赤豆、丹皮、白茅根、蒲公英、玉米须。 慢性肾炎方:黑大豆、杜赤豆、决明子、杜仲、生芪、炒冬瓜仁、煅龙牡、淮山药、芡实、菟丝子、白槿花、荠菜花。 治习惯性便秘决明子甘凉清润、质粘滑利,有滋燥通便之效。现代化学和药理研究也表明,本品含泻素及粘液,有类似大黄的泻下作用。周老治习惯性便秘,必用决明子,并随病因之不同,或配伍郁李仁、郁金、火麻仁、焦桅等治热郁脾约之秘;或配伍乌药、沉香、青皮、金橘叶等治肝气郁滞之秘;或配伍当归、桃仁泥、红花、首乌、柏子仁、玄参、桑椹、白蜜等治血虚液少之秘;或配伍苁蓉、胡桃肉、锁阳等治肾气虚寒之秘;或配伍黄芪、白术、枳壳、新会皮等治脾气虚滞之秘;或配伍桔梗、杏仁、瓜篓仁等治肺失宣降之秘。兼气陷者,加升柴;夹食滞者,参莱菔子。周老谓:“决明子通便之用缓而不峻,调整大便,非常自然,单味服用,既无番泻叶之属腹痛呕恶之嫌,亦无大黄之辈峻下劫津后遗便结之过。排便顺畅而不稀薄。”故慢性便秘者,常服有利鲜弊。 除以上所述病证,周老尚常用决明子治头痛眩晕之属风热上扰、风阳上旋、肝火上升者;甲亢之为肝阳亢旺者;口秽生府、牙银肿痛、咽喉赤痛之属胃火上熏或水亏火炎者;鼻衄之为木火刑金者;前列腺炎之属湿热蕴结下焦者;糖尿病之为阴虚燥热者;神衰失眠之属水不涵木者;夏日炒研,水煎代茶还可清火解渴,作为防暑生津之饮料等等,不再一一列举。 注意关于决明子的处方用名,今常有混乱,如广东等地区常将其写为“草决明”,但后者在上海等地区则是作为青葙子的别名。决明子与青葙子性味功用皆不相同,不应混用。尤其是青葙子清肝降火力强,无补益之功,近代又有扩瞳之记载,故对肝肾不足所致目疾及瞳仁散大者,更须留意,不可轻投。 文章来源:节选自《老中医周宗鉴应用决明子的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年第11期作者:姚祖培)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浏览往期内容,请按以下步骤操作↓↓↓↓↓↓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zz/95.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来野菊烂漫路转山头忽见
- 下一篇文章: 5大不为人知的瘦身减肥古方,月瘦15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