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根。前者称北柴胡,后者称南柴胡。柴胡又名地熏、芘胡、山菜、茹草、柴草、萌胡、津柴胡、山柴胡等。以春、秋二季采挖之根入药。生用或醋炙用。

北柴胡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等地;南柴胡主产于湖北、四川等地。一般而言,北柴胡品质较优。

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

“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神农本草经》

“主时疾内外热不解。”▁▁《药性论》

“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珍珠囊》

“伤寒发汗解表要药……行肝经逆结之气。”——《滇南本草》

“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本草蒙筌》

功效主治

本品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要适用于如下病证:

少阳病

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常与黄芩、半夏等配合使用。

感冒发热,热邪较甚

多与葛根、黄芩、石膏等同用。

肝气郁结

症见胸胁胀满,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等。常加用白芍、当、茯苓等药物。

气虚下陷

症见神疲发热,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等可与升麻、黄芪、人参等配合使用。

选购要点

以主根粗大、少支根、黄褐色、气微香、味淡者为佳。

贮藏方法

置于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用法用量

煎服,3~9克。和解退热宜生用,疏解肝郁宜醋炙,骨蒸劳热当用鳖血拌炒。

注意事项

1.本品性能升发,故真阴亏损,肝阳上升之证忌用。

2.大叶柴胡有毒,不可作柴胡用。

3.注意与银柴胡区别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cl/10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