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考试中,中医学科里的方剂学所占比值不容忽视,在考试中,方剂学掌握的不全面,做题是很容易出错的。对于方剂学中的补益剂,凡是用补益药物组成,具有补益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为补益剂,在考试中占有很大分值,中公教育的医疗专家讲师为大家进行了提炼,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

一、补气剂的基本内容: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生脉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玉屏风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

二、补气剂

1.四君子汤:

组方:茯苓、人参、白术、炙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乏力,食少或便溏,舌质淡,脉虚

弱者。

2.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方:人参、茯苓、白术、莲子肉、山药、薏苡仁、扁豆、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食少,便溏,或泻,或吐,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或虚缓。

配伍特点:桔梗,开宣肺气,通调水道,以利渗湿;又作舟楫之用,载药上行,以收“培土生金”(补脾益肺)之效。

3.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当归、橘皮、升麻、柴胡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中气不足证。

(1)气虚发热:身热自汗,渴喜温饮,气短乏力,舌质淡,脉虚大无力。

(2)气虚下陷: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或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舌淡脉虚。

配伍特点: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协黄芪升提下陷之中气,以助升阳举陷之功。

4.生脉散散(《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效: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气阴两虚证。

(1)暑热、温热,耗气伤阴证。体倦气短,咽干口渴,脉虚细。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5.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组成:黄芪、白、防风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者。

现在用习题来检测一下:

玉屏风散的功效是:

A.固表

B.涩肠

C.止遗

D.固冲

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方剂学-第九章-补益剂-玉屏风散的功效的知识点。(2)玉屏风散的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者。(3)玉屏风散的功效:益气固表止汗。(A对,B、C、D错)故本题选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fb/11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