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众

贯众,一名贯节,一名贯渠,一名百头,一名虎卷,一名扁苻。味苦,微寒,有毒。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生山谷。

词解:①治腹中邪热气,诸毒:该品味苦,微寒,具清热解毒之功,故有其治。尤能清气分血分之热毒,为风热感冒、温热病发斑,及痄腮等病之要药。

②杀三虫:《本草经考注》云:“贯众,苦寒”“故能解畜瘀之血热,筋脉百节,无所不至,亦能驱逐三虫也。”其杀三虫之理,同“苦能下蛔”之理。

为抗病毒、抗菌作用,收敛止血药。《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本草新编》:入阳明胃经,亦入心肺。《别录》:去寸白,破癓结,除头风,止金疮。《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故能消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湿热斑疹及诸血证。

方如《圣济总录》贯众散(贯众、黄连)治暴吐血咳血;《普济方》经效散,治肠风酒痢下血及鼠子痔出血、血痔:贯众二两,去芦头,烧存性,用瓦合地上去火毒,为末,入麝香一字研匀,米饮调服二钱。古有瘟疫流行,置贯众于水缸中,饮水可预防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快斑散,治疮疹出块肥红:贯众一两,赤芍药一两,甘草半两,升麻半两,炒枳壳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

基原:为鳞毛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贯众、绵马鳞毛蕨、紫萁科草本植物紫萁等带叶柄基部的根茎。

贯众味苦,微寒,苦可燥湿,寒可清热,古谓“能解邪热之毒”。故长于解毒,善除蕴热湿秽之疾。如《圣济总录》贯众丸,药由贯众、黄连、板兰根、木香、胡黄连、诃子、肉豆蔻组成,以治伏热下痢脓血之疾。以其清热解毒之功,可用于湿热疮毒,痄腮肿痛之疾,如验方抗毒汤,药有贯众30g,板蓝根30g,鱼腥草30g,虎杖18g,紫草15g,丹皮15g,赤芍21g。家父吉忱公亦传一贯众汤,药有贯众、山豆根、茵陈、忍冬耳、大青叶、板蓝根、桔梗、紫草根、甘草,可用于流感、病毒性肺炎,流行性腮腺炎。尚可用于防治疫病和流感,在瘟疫流行时,可煎服之;或与石菖蒲、苍术、雄黄共为细末,做成香囊佩之,今名贯众避瘟香囊。以其凉血止血之功,可用于妇女崩漏、产后出血,如验方固本止崩汤,药用贯众炭、人参组成;又可用治湿热带下、血痢等候。尚有杀虫消治之功,如治蛔虫、蛲虫、绦虫等疾。

本文节选自柳少逸著《本草经常用中药详解》。

点击浏览往期精彩:

徐景藩:学向勤中得术以济世良

周颖:柳少逸三百余本著作捐家乡

柳少逸老师论《黄帝内经》针灸“应脏五刺法”

柳氏制陶及陶刻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柳少逸

郭振球:精诚敬业不倦自强----谈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创新

宋祚民:杏林耕耘朝华夕拾——我的中医生涯

柳少逸老师论《黄帝内经》针灸“三部刺法”与“三变刺法”

李今庸:济时之道去疾之功——我的中医之路

王月松:《伤寒论》中的易学思想

柳少逸:从物候节律看五运六气的周期

刘玉贤:传岐黄仲景心法广柳氏医派应用

柳少逸先生论“刺络泻血法”

徐志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我的成才之路

柳少逸老师谈《灵鸟赋》

周颖:“我的人生因您而精彩”

李振华:学在于勤知在于行——医林跬步概述

王静安:通古知今慈幼惠众

柳少逸先生谈中国象数医学的概念

何炎燊:黄卷青灯七十年

薛坤会:中药贴敷治哮喘

周颖:又是一年梨花开

黄崙:求学不止奋斗不息

蔡锡英:中药苦参合剂治阴痒

柳少逸:胆柏膏外治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朱良春:岐黄生涯七十年的回顾

胶东柳氏医学流派概况

柳少逸:壬寅年运气概况

柳少逸:壬寅年运气致病之治

徐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柳少逸: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效方—柳氏家传阳和通脉方

胶东柳氏医派中医传承工作室贺年词

柳氏陶刻文欣赏

柳氏文创作品欣赏

柳氏红陶作品欣赏

柳氏彩陶欣赏

柳氏黑陶作品欣赏

蔡锡英:论柳少逸对医经学派的研究及其传承轨迹

柳少逸老师之书迹手泽刻镌作品选

柳少逸老骥伏枥笔不辍

王永前: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史略

柳少逸:学深为师,德高为范--张奇文先生医绩概述

柳少逸:传承岐黄术深心托豪素——我的民族文化传承之路

柳氏复健儿童脑瘫技术入选山东省中医药特色技术库

前进中的胶东百年柳氏医派简介

蔡锡英:胆系疾患的脂餐疗法

复健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tz/1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