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用药历史广

*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绵芪、绵*芪;

药用为豆科植物蒙古*芪或膜荚*芪的干燥根,*芪主产于北方,因此中医处方常写为“北芪”,而以山西浑源,甘肃陇西的为道地药材。

20世纪80年代初,据统计中、日、朝三国的中医处方中,*芪的使用频率已居于第11位。《本草纲目》中将其列为上品,誉为“补药之长”,

民间也常流传着“常喝*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

古籍功效记载多

《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赢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

现代常概括为*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之功。主治表虚自汗,脾虚泄泻,阳虚血脱及水肿血痹,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浮肿尿少;另外还可用于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或半身不遂以及气虚津亏的消渴等。

应用配伍很全面

人参+*芪:*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芪则以补虚固表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两者都有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改善心肌功能。

经近代研究人参和*芪二药在方剂配伍有非常好的效果,一则温煦全身,鼓舞气血,激发机体生命的活力;二则补气,气旺则血生,气旺则血行,既可增强体质,又可扶正以祛邪。可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芪+当归: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作用,《内外伤辨惑论》中提出“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阳旺则能生阴血。”并创制了补气生血的代表方当归补血汤。两药合用,一气一血,一阳一阴,共起补气生血之效。

*芪+升麻+柴胡:*芪甘温益气生阳,柴胡、升麻皆有升举阳气之功。三药相合,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气虚以致组织弛缓不收、脏器松弛导致脱垂一类病证),为治中气下陷(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淋沥)所常用。

人参+*芪+活血药(川芎、红花、桃仁等):活血祛瘀,通经活络,大补元气,使气旺则血行,瘀消而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现代研究作用全

*芪的根中主含*芪皂苷、*酮、多种 酸等68种有效化学成分,并含有硒、锌、铜、铁等14种有益于身体的微量元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另一方面*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学用*芪做药膳

1.*芪鲤鱼汤:鲤鱼(-g)去鳃和内脏,生姜5片,大葱白5根,不放盐,将药材(生*芪、赤小豆、莲子肉等)用纱布包裹,加水1ml,文火煮1h-2h,鱼汤至-ml。适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辅助治疗。

2.*芪红枣茶:材料与制法:*芪30克,红枣15克。*芪红枣清洗干净,红枣去核,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30分钟即可。少量多次服用。

功效:补气益血。适用于病后体虚,气血不足;或妇女月经过多,气血亏虚,少气懒言、面色恍白,气短乏力。

3.*芪煮鸡:生*芪30克,鸡1只,重约~1克,加酒共煮。用于体虚、产后或病后体弱、肾炎低蛋白血症。每日1剂,食鸡喝汤。

服用注意事项:

使用*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逐渐增加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红.*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讨[J].中西医结合与祖国医学,,18(34):-.

[2]张浩文,刘华东.*芪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9(3):98-99.

[3]陈国辉,*文风.*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8,17(17):-.

[4]殷平善.*芪的临床应用及其药理中的整体系统思维[J].时珍国医国药,6,17(7):-.

[5]陈晓燕,邱逾,王宇等.*芪鲤鱼汤食疗方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6(1):-.

[6]屈强.人参*芪的临床运用[J].光明中医,,28(3):6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方法
白斑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tz/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