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肾通关丸丁甘仁应用精华赏析
简介:丁甘仁,近代医家(-)。名泽周,以字行。江苏武进孟河人。早年从圩塘马文清,后又从名医马培之及丁松溪交游,松溪为名医黄伯雄,故而医术益精。先在苏州、无锡一带行医,后以友人介绍,到上海之仁济堂施诊,医名大振。与当时名医夏应堂、谢观等共同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医院于沪南及沪北,并常与名医唐容川、张聿青、余听鸿等交往。对外感热证颇有心得,宗《伤寒论》而不拘于仲景方。推崇《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其治疗集伤寒及温病学说之精华,阐于治疗复杂难治之症。对外症亦颇善长,强调内外合参、表里并重。平素善于运用和胃健脾、益气托毒以扶正祛邪。尤善于疗烂喉痧一症,以营卫气血辨证为纲,运用汗、吐、下、清,灵活机变,活人无数,并以其心得著成《喉痧证治概要》。尚有《孟河丁甘仁医案》、《孟河丁氏秘方录》等。近代名医如秦伯未、章次公、程门雪、黄文东等,皆出其门下。为近代颇具影响的医家。 内容源自癃闭案: 一、肺肾治论案 1、理法: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上焦不宣,则下焦不通,以肺为水之上源,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也,疏其源则流自洁,开其上而下自通,譬之沉竹管于水中,一指遏其上窍,则滴水不坠,去其指则管无余水矣,治癃闭不当如是乎? 2、方药:苦桔梗(一钱)、带皮杏仁(三钱)、赤茯苓(三钱)、六一散(滑石、甘草,三钱)、炙升麻(八分)、黑山栀(一钱五分)、黄柏(盐水炒,一钱)、知母(盐水炒,一钱)、肉桂心(饭丸吞服,二分)、土牛膝根(三钱)、鲜车前草汁(二两)、鲜藕汁(二味炖温冲服,二两)。 3、我的体会:多见于慢支炎肺气肿并发前列腺增生症,尿路梗阻者,肺热于上,膀胱热盛,肺为水之上源,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致膀胱气化不能,当清肺热(山栀子),宣肺气(桔梗、苦杏仁、甘草),通调水道、滋肾通关(知母、黄柏、肉桂、滑石、牛膝、赤茯苓),升麻升阳开提。若喘甚加麻黄、葶苈子、紫菀、冬花、咳甚加枇杷叶、热甚加黄芩、桑白皮等等,为防过热肉桂只用了2分,而不是3分。 二、下焦湿热、淤血阻滞案 1、理法:典型症状:小溲频数,少腹胀痛(实际上是慢性前列腺炎下焦部位种种疼痛症状的总结概括,不仅仅限于此)。经云∶下焦络肾属膀胱,别于回肠而渗入焉,此证少阴真火不充,太阳之寒水,转为湿热所阻,少阴无火,故小溲数而不畅,太阳为湿热阻滞,故气不通而胀痛。 2、方药:当暖(水)脏(指肾与膀胱)泄热,冀火归其源,水得其道,拟滋肾通关饮。肥知母(三钱)川黄柏(三钱)肉桂心(三分)。 3、我的体会:滋肾通关丸名称与处方配伍比例(1:1:0.1)为丁氏在东垣滋肾丸基础之上的创新,已经有“滋肾通关丸”的国药准字成药出售,广泛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等小便不利为主症的病症,不仅仅是下焦膀胱湿热阻滞气化不利之症;与泽桂癃爽之区别,滋肾通关丸长于清湿热、补肾阴、滋肾通关,有一定的止痛作用,重点在于去下焦湿热壮火,秉承的是湿热壮火一去而少火自复之理,泽桂癃爽(主要由泽兰、皂角刺、肉桂组成)则侧重活血祛瘀利水道,即行瘀散结,化气利水,都以肉桂为佐药化气行水。 三、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案 1、理法:小溲频数,入夜更甚,延今一载余,症属缠绵。 2、方药:补中益气,滋肾通关。炒潞党参(一钱五分)清炙草(五分)云茯苓(三钱)陈广皮(一钱)川升麻(三分)清炙黄(二钱)苦桔梗(一钱)全当归(二钱)生白术(一钱五分)生蒲黄(包,三钱)小蓟根(二钱)滋肾通关丸(包,三钱)。 3、我的体会:久病小便不利(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膀胱不稳定症,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术后、神经源性膀胱等等)往往损及正气而致气虚,中气虚而下陷,正如《灵枢.口问篇》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且久病及肾,久病小便不利,非独虚也,虚(膀胱肾气之虚)实(湿热淤血)夹杂,上方以补中益气汤升提阳气,但,凡是小便不利不论是肺气不利肺气雍塞还是脾气下陷皆涉及肾与膀胱之气化不利、湿热血瘀,都可以辨证加减滋肾通关丸,这就是丁氏的贡献。 :更多“丁甘仁”的资料,请扫描如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yp/6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周口广胜车钥匙的这些隐藏功能,你用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