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伤口疼痛不愈合内服中药收效明显
本医案仅为自己医案记载,及同行交流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勿自行用药姚某,男,66岁。 一诊,左下肢踝关节上腓后侧因房梁砸伤,致肌肉、血管、神经断裂,医院行接续术后,经治疗伤口3月+不愈合就诊。 初以云南白药粉末及康复新液外用效不佳。 刻下:伤口深红,长约5cm,宽约2cm,踝关节及足背肿胀,刺痛,皮肤色泽紫暗,夜间加重,时常痛醒,舌红苔微黄厚有裂纹,舌下静脉稍显,双寸沉,关、尺浮。处方:赤芍10g丹参10g生地10g桂枝5g鹿角霜5g三剂,水煎服,一日三次。二诊,诉服药次日,刺痛明显缓解,伤口红润,自觉肿胀稍减。处方:桂枝15g茯苓15g白芍15g丹皮10g丹参30g桃仁10g生地30g黄芪30g鹿角霜20g金银花10g连翘5g木瓜5g乌梅3g玉竹10g麦冬5g升麻5g干姜1g北沙参10g三剂,水煎服,一日三次。三诊,伤口开始愈合,伤口呈鲜红色,并有组织开始生长,踝部紫暗色泽明显退却,自觉已无明显肿胀感,口干苦,大便干燥难解,上腹压痛明显,舌边尖红,舌苔黄厚有裂纹少津。处方:桂枝15g茯苓15g白芍15g丹皮15g丹参30g柴胡20g黄芩10g枳实10g大黄5g厚朴10g干姜5g生地30g山药10g莲子10g黄芪20g鹿角霜20g连翘10g木瓜5g乌梅5g金银花10g玉竹10g麦冬10g升麻10g桃仁15g甘草10g三剂,水煎服,一日三次。回访,大便已正常,后陆续以二诊处方加减继服15天,伤口缩小至1x1cm,并已结痂(图片记录缺失)。该患者伤口不愈时间较长,但气血亏耗不是很严重,初起创面呈深红色,舌质红苔微黄厚有裂纹,提示热像明显,伤及阴分;病程较长,且刺痛明显,提示也有瘀血形成。因外伤我也是初次治疗,故一诊处方投石问路,药味少剂量轻,收效后信心颇增。 二诊创面颜色及刺痛都减轻,辨证及思路都较为准确,故投以清热生津、活血化瘀,兼以黄芪补气、拖毒生肌。三诊患者出现口干苦,大便结燥,出现阳明少阳证,故以二诊处方合大柴胡汤加减,泻热存津。 整个治疗过程持续一个月,伤口愈合效果良好。 除辨证用药外,鹿角霜在伤口不愈上也有着良好的疗效。在以下两部中药著作中均有提及:《中国药典》:痈疽痰核。《中华本草》: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愈合。声明?本文为《悬葫知事》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本医案仅为自己医案记载,及同行交流。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勿自行用药。?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点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zz/10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38条中药药效口诀ldquo很珍贵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