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的药筐高良姜
治好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439825.html 高良姜 名称由来 高良姜始载于《名医别录》。因出于古高凉郡(今广东省湛江、茂名一带)故名高凉姜,后因谐音而讹称为高良姜,又名南姜、蜜姜,小凉姜,膏凉姜。 功效主治 味辛,性热;归脾、胃经。 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的功效。 主治胃寒冷痛,胃寒呕吐。 形态特征 根入药,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和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cm,一面有圆形的根痕 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 我们平常所常用的干姜与高良姜名字里都有姜这个字,它们有什么异同呢。 药材鉴别 两者同为姜科,都是热性药。 干姜,姜属,温中、回阳、温肺化饮,长于温阳。 高良姜:山姜属,温中止痛,长于止痛。 著名汉药二天油、驱风油、清凉油、万金油相信大家都用过,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药油的最主要原料高良姜素就提取自高良姜。高良姜在古方中也有不少应用。 精选古方 1.治卒心腹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高良姜五两,厚朴二两,当归、桂心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须服,若强人为二服,劣人分三服。(《千金方》高良姜汤) 2.治心脾痛:高良姜、槟榔等分,各炒。上为细末,米调下。(《百一选方》 治霍乱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每用五两,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顿服。(《备急方》) 3.治霍乱呕吐不止:高良姜(生锉)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枣一枚(去核),煎至五分,去滓,用水沉冷,顿服。(《圣济总录》冰壶汤) 4.治诸寒疟疾:良姜、白姜各等分。二味火上煅,留性,为末。每服三钱,雄猪胆一个,水一盏,温和胆汁调下。(《续本事方》) 文献记载 “良姜,止心中之痛,然亦必与苍术同用为妙,否则有愈有不愈,以良姜不能去湿故耳。”(《本草新编》) “良姜,寒疝小腹掣痛,须同茴香用之。产后下焦虚寒,淤血不行,小腹结痛者加用之。”(《本经逢原》) “良姜,同姜、附则能入胃散寒;同香附则能除寒祛郁。若伤暑泄泻,实热腹痛切忌。此虽与干姜性同,但干姜经炮经制,则能以去内寒,此则辛散之极,故能以辟外寒之气也。”(《本草求真》) 新媒体中心 编辑:张泽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shengma.com/gsmzz/9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抗癌中药材高良姜简介
- 下一篇文章: 祛寒湿温脾胃之要药高良姜